厦大研究发现当物种“非随机”灭绝时 森林产材量会大幅减少
2020-03-04 22:35:25 来源: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科研人员为样地内每棵树编码挂牌。黄园园供图 据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陈宇新介绍,该研究进行的实验是在一个大型野外森林。2009年,来自中国、瑞士和德国的60多名科学家共同合作,在江西省德兴市新岗山镇建立了一个40公顷(约600亩)的大型森林控制实验样地,种植超过30万棵木本植物,致力于研究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简称BEF-China项目)。这也是全球首个在高生物多样性的亚热带森林建立的大型野外森林多样性实验基地。 在这个大型“实验室”里,中外科学家们分成森林产材量、病虫害、水土流失、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若干研究方向,对不同生物多样性下的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进行研究。此次的研究成果便是“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产材量”研究小组的阶段性成果。 那么,何为“非随机”灭绝呢?BEF-China项目发起者之一、瑞士苏黎世大学的施本德(Bernhard Schmid)教授解释说,已有科学研究发现,在世界上物种灭绝的例子中,绝大部分的灭绝都不是随机的,而是依照物种特征按序发生的,“比如,全球变暖导致的频繁干旱可能导致不耐旱的物种先灭绝,分布范围较窄的物种也会比全球广泛分布的物种先灭绝等”。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