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殿社区殿前二组:“党建标准化+”共筑城中村生活共同体
2019-12-31 17:37:24 来源: 殿前街道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三、“三资”管理标准化,提升发展力。 一是小组监督流程化。为让群众真正“放心”,小组从建章立制入手,加强对小组事务和“三资”管理的监督,先后制定了《组务管理公开制度》、《居民代表守则》、《小组财务管理制度》等并在小组居民代表会上审议通过后开始实施,以制度规范和监督集体“三资”和居组事务管理。同时,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居民小组的财务报账和一切经济活动必须最后经过党支部书记签字确认后才能生效,从组织领导上给小组财务管理加了一把安全锁。 二是小组事务公开化。建立“五要工程”:一是要知道,凡是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居民关心的重大事项都要按规定及时公开,让居民及时了解小组发展重大决策、财政收支等情况;二是要参与,小组召开听评会、议事会,扩大居民对小组重大事项的参与度;三是要做主,小组重大事项决策最终由居民代表大会或居民会议作出决定;四是要监督,充分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居民对小组“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全程、全方位监督;四是要满意,推行小组长重大事项“一事一测评”制度,评议结果对外公开,让居民行使满意度的评判权。 三是小组发展集约化。建立了由社区党委引领,小组党支部牵头,党员代表共同参与的集体发展决策模式,把小组征地划拨给村民人均15平方米的发展用地和原来留下的集体土地进行整合,采取集体筹资与村民入股相结合的办法筹集资金,小组建设了办公楼、厂房,集约化经营。殿前二组队部共有四层,每层450平方米,一至三层用于出租;第四层用于小组办公及居民活动室,其中办公室30平方米,会议室120平方米,居民活动室300平方米,小组资产总额达174.3万元。 四、服务群众标准化,提升凝聚力。 一是网格化运作,供需实现对接。探索打造网格服务片,着眼于打破网格间条块分割的格局,聚合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在党员、居民代表入户的基础上,融合小组警察、小组调解员、小组综治安全管理员等治安防控力量,探索成立网格治理工作室,实现“网管+物管+安管”“三管融合”的网格片治理专业化团队,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志愿服务、司法维权等综合服务。开展“六小”微治理活动,创造宜居环境。建立公益事业建设组、矛盾纠纷调处组、消防隐患排查组、卫生综合服务组、红白理事组,在社区的统一领导下,定期不定期开展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提供小服务、解决小困难、整治小环境的“六小”活动。 二是信息化运作,保障安全环境。殿前二组居民收入以房屋出租为主,为打造安全宜居环境,小组积极配合小区警察将小组的实有房屋信息录入“厦门百姓”智能管理系统,进一步夯实辖区各类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信息的排查、收集、研判和整治工作基础。同时,依托小区警察,建立出租房屋信息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制定《出租房管理细则》《出租户管理》等制度,规范房屋出租信息。 三是组织化运作,开展关爱行动。健全扶助奖励措施,小组依托社区制定的可以由居、组划拨的专项经费用于助老助学等“福利”发放给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的居民:如每位老人重阳节可享受300元过节待遇,妇女也可获得300元“三八节”过节待遇,小组学生考上全日制大学本科院校,每人一次性奖励2000元以上;落实每人5000元的失地人员参保补贴;每月按照年龄段给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的老人发放生活费补贴,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每年为1-70岁的原村民投保重大疾病和意外保障险,切实提高居民的抗风险能力。突出抓好新老高殿人和谐互融。每季度召开小组建设管理座谈会、小组重大事项反馈会、矛盾问题协商会、思想教育宣讲课,让新市民代表积极参与;组建舞蹈、棋牌、书画、健身等各类兴趣组织,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让广大居民消除隔阂、拉近距离;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居住在殿前二组的外来小朋友张瑜涵患腿部恶性骨肿瘤急需巨额医药费,二组党支部和小组干部得知后,第一时间带头捐款,并先后在殿前二组队部、殿前夜市、菜市场等地组织爱心募捐,募集善款247119元,切切实实解了张瑜涵家庭的燃眉之急。正是通过以上举措增进常住外来人员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步树立“人人是主人、人人有责任、人人做贡献”的共治理念。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