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聚焦集美 > 本地资讯 > 正文

厦门集美:戏曲进基层巡演 艺术在民间绽放

2019-12-13 20:43:38  作者: 林桂桢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戏曲进基层巡演 艺术在民间绽放

集美区推出文化惠民举措,将持续走进镇街、学校、企业开展活动

“我们的中国梦”集美区戏曲进基层巡演活动首场在灌口举行。(图/吴觅亮 摄)

在现场互动环节,“非遗”传承人亲自教学,指导观众亲身体验传统戏曲的魅力。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吴觅亮昨晚,“我们的中国梦”集美区戏曲进基层巡演活动首场在灌口风景湖公园举行。活动由集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文联主办,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区戏剧曲艺家协会、区文化馆承办。

作为集美区文化惠民的一项具体举措,接下来,集美区戏曲进基层巡演活动还将走进各镇街、学校和企业,持续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不断掀起学习热潮。

戏曲巡演进基层 深刻讲述集美70年巨变

集美浔美芗剧社以一台芗剧《改革开放新集美》拉开了本次巡演的序幕。前场歌仔说唱传习中心的达人们带来荷叶说唱《辉煌70年》,以群众的视角,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集美发展成就。前进村老人文艺队的大爷大妈们登上舞台,为大家表演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芗曲快板说唱《集美文艺花盛开》。

整场巡演以歌仔说唱、荷叶说唱、答嘴鼓、木偶戏、芗剧、南音等闽南特色曲艺为主,搭配京剧、越剧、黄梅戏、闽南非遗表演以及特色民族乐器和民间杂技等,深刻讲述集美70年巨变。

歌仔说唱《回家》由张月萍和陈荣芳历时一个多月共同创作,集美区延平闽南戏曲艺术团表演,讲述一名外出闯荡的集美人回到阔别许久的家乡,却找不到回家路的故事,反映了近年来集美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今年10月,我们把闽南童谣与情景剧、舞蹈和快板融合起来,创作出这件作品。”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的萌娃们带来童谣情景剧《看戏》,天真可爱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指导老师林丽春介绍,通过形式创新,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果。据了解,作为集美区闽南童谣传习中心保护单位,该校自2006年起引入童谣课程,为保护传承闽南童谣传统文化做出了许多探索。

在互动环节,“非遗”传承人指导观众体验传统戏曲的魅力,更有新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相关问答。

比拼戏曲创作 集美文艺人才辈出

就在上周日,另一场传统戏曲“年度大戏”——“爱戏曲·爱闽南”集美区第三届戏剧曲艺创作调演在集美区青少年宫剧场举行,辖区六个镇街和民间文艺团队选送的13个节目逐一登台竞技,为大家呈现了一场集芗剧、歌仔戏、荷叶说唱、答嘴鼓、南音、木偶戏等十余种闽南传统曲艺的文艺盛宴。

本次亮相的节目,均是集美民间文艺团队的最新原创作品,或赞颂新中国70年发展辉煌历程,或讴歌集美改革开放40年巨大成就,或弘扬嘉庚精神,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杏滨街道选送、农民曲艺家杨建成创作的荷叶说唱《嘉庚精神永流传》,由前场歌仔说唱传习中心、集美区老年大学联袂演出。作品歌颂爱国华侨陈嘉庚的精神事迹,唱出百姓眼中的嘉庚精神和时代精神,获得了创作奖一等奖。节目奖一等奖作品——灌口镇选送、姚溪山创作,王洪琪等表演的木偶戏《盛世梨园》,以精湛的表演技巧,把面无表情的木偶演绎得栩栩如生,让大家回味无穷。

集美区戏曲艺术“好戏连台”,文艺创作人才辈出,这得益于相关部门的长期扶持。近年来,集美区深入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先后建设了省级特色文艺示范基地“集美闽南曲艺创作基地”,出台《集美区民间文艺团队扶持暂行办法》,在中小学设立“闽南戏曲示范点”,经常性地走进农村、社区、企业和军营开展闽南戏曲调演,为文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链接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

拓巡演“第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本系列巡演活动由集美区融媒体中心参与承办,将发挥宣传资源优势,邀请集美区戏剧曲艺家协会的大咖、民间草根艺术家走进集美广播直播间,分享戏曲创作故事,拓展本次巡演活动的“第二空间”,让传统戏曲艺术更加深入人心。此外,每期巡演都将在“892集美广播”微信公众号进行预告和报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