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厦门翔安:网格化监管,守护绿水青山

2019-12-03 17:47:50  作者: 陈挺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网格化监管,守护绿水青山 

——翔安区持续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东南网12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 陈渊川 黄方韵) 目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厦门市翔安区持续推进中,以科学、高效、现代的生态环境举措来守护绿水青山,以扎实、创新、智能的手段来争当生态排头兵。

该区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通过智能化手段,该区已经构筑起了“人工+系统”“线上+线下”的立体化监管模式,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污染源普查工作落实、落细、落地,为呵护绿水青山筑牢一道强力的防护屏障。

截至目前,翔安区已完成辖区3000多污染源普查对象的入户信息采集工作,并填报普查系统,完成核算工作,等待国家进一步审核。同时,将结合福建省生态云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普查成果在规划、审批、监管等多方面的综合应用,让普查成果落地生效。

三级网格化监管

翔安新圩北路,一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企业内,正违法排放挥发性有机物,这家工厂在喷漆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一股刺鼻的污染性气味直排在空气中,企业自以为地点偏僻不会被发现,但这一切,躲不开前来巡查的片区网格员小沈犀利的目光。

小沈当即制止了该企业的这一违法行为,并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拍照取证,同时将发现的问题上传至翔安区网格化监管系统平台之中。一个小时不到,接到信息流转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就迅速赶到现场展开更详细的核查,并查封了该企业的生产设备。

如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从污染纠纷处理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从违法建设项目查处,到饮用水源地保护,所有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范畴,如今全盘纳入区网格化环境监管的范围。

翔安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网格体系划分,厦门市政府部门建立起一级环境监管网络,而二、三、四级环境监管网格由翔安区政府统一组织建立,其中二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区政府,三级网格主体为镇(街)政府,四级网格主体为村委会。

在此基础上,翔安区还建立起专项的监督评价机制,制定了三级网格环保监管“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五定”模式,确保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考核评价客观,各级网格互动频繁,监管有力,相关内容还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切实提升网格员履职积极性和责任感,他们与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将服务和指导深入普查一线,在入户调查、数据采集、表格登记等环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及时、迅速、高效。“人工+系统”“线上+线下”的智能化、立体化监管模式,带来的是生态环境问题巡查取证、流转派发的便捷高效,违法行为查处的联动精准,以及生态防护屏障的日趋坚实。

创新举措涌现

翔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做好污染源普查作为争当“生态省排头兵”的重要举措,抓实、抓细,助力“两高两化”城市建设。为此,在普查深入推进的时候,细致、全面、创新的举措不断涌现。

抓细任务分解。根据“两员”专业水平,调动全区112名社区(村居)网格员分批组成20个小组,将污染源分解到每个普查员,充分发挥基层环保网格员队伍熟悉网格详情的优势,坚持全覆盖原则,积极配合普查小组开展入户宣传和布表调查,实现了入户普查应查尽查,不重不漏;同时进一步深化全行业、全领域排查。

强化资源配置。在制定普查第三方机构招标文件时,充分融入第三方机构的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统筹管理、技术能力、业绩实效等因素,确保采购的第三方普查服务机构运转高效、能说会做、认真肯干。坚持以高效运行和今后数据处理需求为导向,采购技术参数高于国家标准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为更快、更好地开展入户调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翔安新圩镇的厦门绿洲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所产生的主要污染源为颗粒粉尘,由于车间流水线多,厂区还有不少非道路移动机械,普查数据的采集和登记相当复杂。辖区网格员沈明松和黄加源利用巡查的机会,靠前指导,讲透了普查政策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查。在辖区网格员的有效指导下,普查工作各环节顺利、高效开展。

依托这样的网格监管的优势,服务送基层,落实靠企业,翔安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如火如荼展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