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厦门:环保+智慧,让快递业“绿”起来

2019-11-19 17:24:14  作者: 潘抒捷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减量包装,绿色环保

业内人士认为,快递包装循环利用是控制“增量”的办法,而减量包装和绿色环保则是优化“存量”的方向。据介绍,针对快递过度封装和包装材料不可降解等现象,厦门邮管局就提出参照《快递封装用品》等行业标准,指导和支持各快递企业、第三方物流平台等多方共同参与全生物降解包装袋的设计、开发和推广。

据此,从2017年开始,菜鸟物流便每年推出10万个环保袋用于寄件包装。从材质上看,这些环保袋含有20%以上的陈化谷物、秸秆等生物基成分,可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据了解,已有超过250万个具有厦门元素的环保包装袋“绿意葱葱”地飞向全国各地。

各大快递公司同样在积极开展行动。以京东物流的“青流计划”为例,这家企业通过“胶带瘦身”及可循环生鲜保温箱等环保措施,共减少一次性快递垃圾近3万吨,可循环快递箱“青流箱”在全国投放超过1000万次。再如顺丰速运,据厦门地区负责人介绍,企业已在当地投放使用寿命可循环50次以上的“丰BOX”,最大化地践行绿色可循环的环保理念。

此外,圆通速递大规模应用电子面单,百世快递和天天快递把环保快递袋用于寄件,韵达速递使用环保袋进行小件集包,中通快递和申通快递用绿色循环袋代替传统编织袋,德邦快递和邮政等企业启用免胶带纸箱等产品。据统计,三年来仅高校就累计使用绿色包装7.06万个。

实际上,绿色环保既体现在前端,运输和配送环节同样有很多事可以做、值得做。厦门快递行业协会副会长邱晓强说,7月25日,协会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各业内企业根据厦门实际和企业实际,陆续根据“新国标”要求,采购并更换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同时进行统一喷涂,厦门邮政、EMS使用“邮政绿”,其他快递公司使用“厦门蓝”。

记者从厦门邮管局了解到,邮政快递行业的新能源汽车存量超过300辆,占全省行业新能源汽车总数的50%,在建快递物流专用充电桩6626个。其中,鹭申通、京东快递等企业或网点运行的新能源物流车达到146辆,厦门顺丰也已投用30辆,新能源物流配送车生态体系逐渐成形。

智能管理,已成趋势

姚勇说,菜鸟物流除在驿站回收利用包装材料外,还广泛应用大数据等技术,自主研发智能箱型设计和切箱算法。据介绍,通过算法选择最优箱型来匹配消费者订单,提升了纸箱空间利用率,经测算可减少约15%的包装材料使用。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全面运用到每天发往厦门的天猫超市和一些电商商家的物流包裹使用上。

毋庸讳言,绿色快递需要智慧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助力。其实,早在2017年10月,厦门市政府就与菜鸟物流、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以及国内主流快递企业共同在当地建设全球首个绿色物流城市。各方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从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和市场培育等多方面着手推进,探索出一套智慧、绿色的解决方案。

以厦门量身定制的道路配送优化方案为例,当地在利用智能路径优化技术后,行业企业可根据订单动态生成最优线路,单车行驶距离减少了约30%、空驶率降低10%,大幅提升了车辆与货物的运转效率以及城市末端配送效率,节省成本超两成。

此外,从厦门扶持的一系列产业项目来看,智能管理已成趋势。云仓配OWTB物流管理系统,取得综合提升仓库利用率9%、配送时效提升24小时的成绩。厦门唯捷民生消费仓配中心自主研发的“天穹”仓配一体化智能城配系统,运营效率则可提升80%以上。

技术加持,让快递末端更加“聪明”起来。各家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科学分析,根据需求密度合理布点。同时,标准化的末端网点和智能提货柜可实现从电商到消费者再到网点的全流程信息链路通畅,预警业务高峰单量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姚勇表示,菜鸟驿站集中各家快递企业的包裹统一派送或者由收件人自取,不仅避免重复投入和建设网点,也提高了末端派送人员的效率,同时还降低快递企业车辆反复进出校园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节省社会资源。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