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厦门:一山一水都是诗画

2019-11-19 15:43:17  作者: 林泽贵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重点发力 结出文化硕果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以融资租赁作为合作的突破口,在厦门自贸片区办理注册成立公司,着力打造成为平台型企业;蓝色光标集团在海沧区设立两家子公司;先力厦门国际影视基地和锴泉影像艺术空间落户湖里区并已开启业务,将为影视剧组配套影棚、拍摄器材和专业队伍,并引进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入驻基地……

以主办金鸡百花电影节为契机,厦门紧盯“以节促产”,影视招商引资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吸引了世茂集团、北京文化、蓝色光标等一大批知名影视企业和机构来厦商谈合作事宜,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实际落地。

在此次大会上,厦门紧盯“全力加快厦门文化旅游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梳理出包括“以节促产”在内的重点发力的领域。

在构筑新兴文化产业强市方面,厦门将重点实施影视产业培育行动、网络视听产业跃升行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行动、文化出口基地建设行动,力争到2025年,文化产业营收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速达15%,把厦门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市。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保宗期待能与厦门一道发力,共谋文旅融合发展,合作推出两岸文化交流品牌和文旅演艺精品剧目,联办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等。作为文旅融合的“国家队”,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旗下的“中演院线”于2012年和2016年分别牵手闽南大戏院和沧江剧院,不仅将高端文化演出引入厦门,还与厦门文化部门深入合作,积极推动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沉沉的厝里情》、厦门歌舞剧院《燕叫长空》等厦门本地的优秀文化艺术走出去,通过“中演院线”走出福建,对外讲述厦门故事、传播厦门声音。

“厦门是一座底蕴深厚、活力澎湃的创新之城和机遇之城。”李保宗表示,未来将全方位助力厦门文旅会展产业的发展,加强与厦门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的合作,继续深入开拓厦门市场,“通过集团与厦门的优势结合和资源对接,双方一定能够在开发文化旅游新业态、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结出更多硕果”。

优化环境 营造产业生态

自从1988年把产业放到厦门湖里区,台商陈立恒和厦门的缘分就开始了。在这座他口中“三生有幸”的城市,陈立恒不仅培育起“法蓝瓷”这个成功走向56个国家的文化品牌,还活跃在海峡两岸文博会的平台上。作为法蓝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发起人暨理事长,他对厦门文化旅游会展产业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陈立恒说,他的“三生”,指的是生活、生产、生态。这里的生态,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绿色生态,更重要的是产业生态,“有了产业生态系统,人才才能聚集过来,才能产生新的火花”。

事实上,厦门早已意识到了产业生态的重要性。厦门将在营造最好最优的发展环境上下更大功夫,全力优化服务保障,让企业轻装上阵、大展身手。

接下来,厦门将进一步优化发展路径,注重开放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以文促旅、以文促会,以会兴旅、以旅彰文,最大限度释放潜力、激发活力;进一步拓展空间载体,对重点文化旅游会展产业项目,优先保障用地,优化文化产业园区功能布局,统筹推进旅游资源要素整合,加快形成会展产业集聚区。

厦门市已经出台一系列扶持文化旅游会展产业的政策措施,比如,对国家级、省级立项资助的文化科技融合项目,最高给予500万元配套资助;培育“生根型”展览项目品牌,单个项目最高给予450万元补助;在厦门市举办的重大展览、会议项目,单个项目分别最高给予奖励800万和300万元。

“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基于这样的认识,厦门市将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符合“双百计划”的文化旅游会展领域人才,最高可享受5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文化旅游会展产业人才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或经济效益的,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厦门加大了对高层次人才购房补助和租房补贴力度,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厦门还将在审批、监管、金融等方面进一步健全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

“最近我们在台湾成立了科技文化联盟,台湾很多大的科技公司、很多文化产业人才都参与了。这种融合是必要的,厦门正好又在打造这样一个新的发展环境,有很好的优惠政策,我想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厦门和金门、厦门和台湾在相关领域的对接。”陈立恒说,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乐意做桥梁,让更多台湾文化创意工作者来到厦门。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