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同安红” 添彩文明城
同安区志愿者联合会昨召开座谈会,纪念“9·20就爱您”志愿服务联盟成立三周年
截至目前,同安区共有480支志愿队伍。过去一年,新增注册志愿者9188人,总注册志愿者人数达30811人;发布2249个服务项目,服务总时长达到638590小时。
厦门日报讯(记者 罗子泓 通讯员 余雪燕)三年前,同安人团结一心,共同抵御超强台风“莫兰蒂”,“9·20就爱您”志愿服务联盟应势在风雨中成立。三年间,志愿者们活跃于大街小巷,以积极的行动,引领文明水平提升,助力富美同安发展,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同安红”。
昨日,恰逢“9·20就爱您”志愿服务联盟成立三周年。同安区志愿者联合会在同安会堂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志愿服务联盟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座谈会,志愿者联合会代表近百人到场参加。
同安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林国财表示,希望志愿者联合会能从政治引领、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和宣传引导等四个方面入手,充分调动、运用志愿服务的力量,为文明城区的打造、富美同安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实现注入更多动能。
【回顾】
催生志愿服务原动力 推动品牌项目打造
种下志愿,孵化队伍——过去一年,文明的底色在城区中得到充分彰显。
会议现场,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总结梳理了同安区2018年志愿服务工作历程。
去年的工作亮点之一,是同安区开启了志愿服务“订单模式”。“志愿服务超市+星火工程”依托42支专业志愿队,采用1+1、1+N、2+1等模式,与114个村(居)结对共建。通过“送志愿、送服务、种志愿、种队伍”等系列活动,协助全区各村居催生城乡志愿服务原动力、培育志愿服务组织。据统计,该模式共孵化103支村(居)志愿服务队,新招募注册志愿者8069人;共开展志愿服务974场次,参与志愿者近6万人次。志愿服务,有如星星之火,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加大扶持力度,壮大志愿队伍,培育品牌项目,同样是去年工作的重头戏。“益同来”“儿童五防”“父母学堂”“流动家长会”“高山上的阅读”等精品活动的推出,不仅为志愿服务搭建了平台,也吸引和惠及了广大参与的民众;“最美志愿者”“最美新同安人”“最美志愿服务组织”等一系列具有同安特色、彰显志愿者风采的评选宣传,也有力强化了“同安红”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志愿精神,已播下种子,悄悄植根于居民心中。
【展望】
从活动转向项目 从行政推动变为自觉践行
由点及面,深入探索——未来一年,文明的氛围将在城区中更加浓厚。
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同安区将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建设,激发志愿服务活力,实现从行政推动到自觉践行的转变。
为此,同安区将以时间为轴,在“3·5学雷锋日”“920志愿联盟三周年庆”和“12·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点,持续开展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以群众需求为重心,引导志愿服务从活动向项目转变,围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中心工作,培育、扶持一批服务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具有同安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者管理方面,同安区志愿者联合会将继续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和督促指导,为志愿者打造“护身符”——加快出台《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礼遇办法》,落实志愿者招募退出、礼遇回馈等机制,积极吸引机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商家、企业关爱扶持志愿者或组织。一方面,推动志愿者管理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另一方面,为志愿服务提供必要保障,充分调动志愿者积极性。
志愿服务可持续方面,同安区将加大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孵化力度,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志愿者培训体系和师资专家库,确保规范化运行、专业化发展;与此同时,为方便市民群众就近参与,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今年,同安区还将在公园、主要交通路口、景点和滨海旅游浪漫线等地建设5到7个志愿服务驿站。
交流分享经验 促进文明提升
座谈会现场,金秋艺术团、东山民俗文化志愿服务队、同心慈善会等3支队伍,就队伍机制构建、志愿服务质量、志愿服务品牌打造等内容进行了经验分享。“兴趣+传承”——金秋艺术团志愿者充分发挥热爱舞台艺术的优势,编排了10多个闽南民间节目,不仅为社区居民带去了文化娱乐表演,更是较好地传承发扬了闽南民间民俗文化。“线上+线下”——东山民俗文化志愿服务队利用互联网发布公益项目,在线下与有需求的单位建立联系,拓宽志愿者服务平台,打造“益同来”新志愿服务品牌。“专业+项目”——同心慈善会则通过义工培训,增强志愿者的身份认同感和志愿服务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