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做细污染源普查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厦门全面落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严把质量关,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厦门日报讯(记者 黄璜 通讯员 阮宝珠 黄凯帝)昨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国家质量核查福建省反馈会在厦门召开。生态环境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派出的核查组现场反馈了核查情况,高度肯定我省、厦门在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对进一步提升普查质量和普查相关后续工作开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作为福建省被核查的两个区域之一,厦门市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始终勇于担当、求真务实,取得明显成效。厦门14346个污染源普查对象的入户信息采集、污染物排放情况核算工作已全部完成,污染物排放量情况总体上与生态环境部门掌握的数据基本相符。此次,国家核查组深入厦门6个区现场核查发现,关键指标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差错率远低于国家普查质量差错控制率。
自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普查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党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切实承担责任。同时,厦门构建起完善的质控体系,建立起六层审核机制,组织开展五轮自审自查,切实保障普查质量。普查期间,国家普查办多次派出相关专家领导来厦现场调研,并于8月初组织多家中央媒体来厦调研采访,报道厦门普查工作亮点及成效。
接下来,厦门将以此次国家核查组来厦核查为契机,加快落实整改,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任务,同时加快推进普查结果的发布和应用,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1 层层严控质量】
建立六级审核机制 开展线上线下全面审查
普查质量主要指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普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普查数据是否真实反映当前污染源的现状,将直接影响污染防治攻坚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因此,普查质量又被称为污染源普查的“生命线”。为切实保障普查质量,厦门从机制保障、源头管控、强化审查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无死角地展开严控。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启动后,厦门研究编制了《厦门市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六大制度,即普查责任制度、质量审核制度、普查数据质量溯源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严守保密制度。这六大制度构建起一个完善的质控体系,对普查的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与此同时,厦门严格实施六级审核机制——普查员填报、普查指导员初审、区级普查办质审、市级普查办审核、专家评审、市级质量抽样评估,逐级严格审核、层层从严把控,确保质量控制贯穿普查全过程,为污染源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除了有健全完善的机制,厦门还在人员保障上下足功夫,为普查工作配备了“超强大脑”。厦门不仅抽调生态环境系统内业务骨干、聘请环保行业专家,组成33人的普查专家评审团,为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智库支持和技术支撑;创新性地聘请了一支由22名生态环保领域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质控方,代表市普查办进行全过程的技术审核、指导、评价。不仅如此,厦门还组织指导员、普查员和重点普查对象,分别签订责任书、保密协议书,实施双向管控,切实提升各方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普查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在此基础上,市普查办还多次组织集中审核,委托质控方在入户、数据录入和线上审表等三个阶段进行线上线下报表审核、指导、评价。2018年11月至12月,市普查办共抽取全市6区2017份纸质报表进行审核;2019年1月至3月,共抽取全市6区1817份线上报表进行审核;2019年4月至6月初,还对纳入环境统计和新版排污许可证的重点企业开展不定期的线上审核……全面的审查机制既能及时纠正问题,又能督促各区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整改,有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准确性。
【关键词2 多轮自审自查】
反复核对不断修正 确保关键指标准确无误
普查工作进入数据汇总阶段后,厦门主动开展了五轮数据集中自审,这五轮自审从6月15日一直持续到现在。市普查办通过集中自审、交叉会审、后台抽审、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宏观把握、中观比对、微观细核等手段,对国家和省级下发的疑似问题进行多轮调度整改,对普查数据进行反复核对和修正,确保关键指标准确无误。
除了对已入库的数据进行反复自审核对,厦门还重点对已掌握的污染源现存状态进行反复核对,并通过做实做细名录比对,及时掌握污染源的变化情况,对符合普查要求但尚未纳入的普查对象及时补充调查入库。为此,市普查办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指导各区进行多次核对确认,明确各污染源究竟处于运行、全年停产、关闭还是其他状态类型,确保归类准确,并按要求收集佐证材料,做好台账记录。
同时,厦门坚持全覆盖原则,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比对相关数据清单与基本单位名录的差异性,共核实工业企业名单不匹配32285条,补录工业源普查对象31个,真正做到“应查尽查,不重不漏”。
【关键词3 深入落实整改】
遵照上级审核要求 保质保量完成普查任务
在从严控制普查质量、严格自审自查的基础上,厦门还高度重视上级审核下发的问题,立整立改、深入整改,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国家第一轮、第二轮集中审核下发的疑似问题9072个,厦门已全部认真核查处理,其中7339个问题被认定为不属实,需整改的1733个问题已全部核实整改。此外,省级三轮集中审核下发给厦门的疑似问题876个,除去被认定为不属实的问题318个,需整改的558个问题也已全部核实整改。
当前,普查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已到了检验成果的重要时刻,厦门将以此次国家核查组来厦核查为契机,加快落实整改,紧盯时序进度,强化部署,压实责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全面,确保全面完成普查任务。
同时,立足深入整改,厦门还在档案收集整理、成果总结发布和开发应用等方面展开积极的谋划部署。目前,厦门已经制定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中档案管理与普査工作同部署、同管理、同验收的要求,对照省普查办制定的档案检查验收标准,加快推进档案收集、整理、归档、验收和移交等工作,为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打好基础。
此外,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要求,市普查办已于8月中旬召开编制工作讨论会,争取于9月底前完成市级普查工作总结报告、普查数据分析报告、普查公报的编制,报省普查办同意后发布,让全社会知悉普查成果,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不仅如此,结合省生态云平台建设应用,厦门还将制定普查成果应用方案,建立普查一张图、一个库,加快推进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夯实环境管理科学决策的基础,切实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市,为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