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老年人过量补钙 会带来疾病风险 “服用钙片并不是多多益善,切忌盲目补钙。”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保健科营养师胡滨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女性在绝经以后5到10年,男性在65岁到70岁,多会出现骨质疏松,这些人群通过大量补钙是无法改善骨质疏松这一人体生理性退化现象的。 一般来说,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摄入的钙没有被吸收,而是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极有可能补钙不成,反而造成器官负担,增加肾结石与尿路结石等风险。 “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是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胡滨表示,老年人补钙的首选方法是食物补充法,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同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若要进行药物补充,需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下进行,以防发生高钙血症及其他并发症。 案例 孕妇每天服用钙剂 一个月后出现便秘 张女士在怀第一胎的时候,经常担心胎儿摄入营养不够,所以从孕中期起,她除了注意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外,还开始额外补充复合维生素、钙剂等营养补充剂。服用一个月之后,张女士发现自己开始出现便秘症状。以前她基本上一天排便一次,现在三四天才排便一次,而且大便又干又硬,排便过程很痛苦,自此排便成了她害怕面对的一件事情。 虽然出现便秘症状,但这并未引起张女士重视,她以为孕期出现便秘很正常。直到有一次她到营养科咨询,医生在了解她的饮食和营养剂摄入情况之后,判断张女士出现便秘,可能跟服用过量的钙剂有关系。 |
相关阅读:
- [ 08-13]指甲有竖纹表明缺钙?这些疾病自测法是自己吓自己
- [ 07-31]老年人腿抽筋就是缺钙?事实不一定如此
- [ 04-23]别让思想“缺钙”成为“时代病”
- [ 09-07]生长痛≠缺钙 过量补钙不利于发育
- [ 08-14]孩子前胸贴后背当心漏斗胸 和缺钙无关需手术治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