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教育 > 正文

AI+教育 厦企助力打造智慧校园

2019-08-15 07:46:03邬眉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AI+教育 厦企助力打造智慧校园

机器人优友和老师为学生们上课

东南网8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邬眉 通讯员 管轩 雷飏 文/图)当AI与教育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位于厦门软件园三期的世纪海航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世纪海航”)给出了答案。

作为一家AI+教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世纪海航立足中小学校园痛点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学校建立起“校园大脑”,实现“千校千面、精准赋能”。现已为北京、重庆、天津、武汉等地区,数百所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智慧教育服务。

全流程服务

校园管理不再有“孤岛”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专业选择从高中便要开始进行。这也意味着,高一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更明确的意向。对于学校来说,如何根据学生意愿,合理安排出走班课表,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挑战。

针对新高考带来的变化,世纪海航自主研发AIclass新高考选课走班智慧教务系统,不仅让学生实现了在线选课,还能根据选课情况和学校的要求,有倾向性地进行分班。

“系统开放了微信端和PC端,可实现家长与孩子共同选课,也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选课情况。”据世纪海航运营经理余健荣介绍,学生选好课程后,系统将根据学校的情况,通过核心算法,生成包括年级、行政班、教师、学生及教室分布共5份课表。“根据学生和校方制定不同课表,既方便了学生在走班时快速找准教室,也方便学校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

在演示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每个学生在进行选课前,先要在系统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测试。测试结束后,学生不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职业,还能通过系统,对该职业所需技能进行在线了解。“过去学校对学生进行测验,要么是在线下进行,要么就是单独购买相关的系统,但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数据的最终汇合,容易造成‘信息孤岛’。”余健荣介绍,虽然目前国内也有一些研发排课系统的企业,但却极少能提供集合职业生涯规划、走班排课管理及综合素质评价三套独立系统的一站式服务。“将三套系统结合后,无需进行数据的二次对接,让数据的管理更流畅。”

高端人才集聚

打造最懂教育的AI企业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最懂教育的AI企业。”据世纪海航创始人林水源介绍,世纪海航作为目前福建省内唯一一家能以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新高考走班排课服务的企业,不仅在技术上已实现了“排得出、走得少、调得快”,还为厦门招揽了一大批来自一线城市的业内高端人才。

据介绍,世纪海航目前的管理层均来自清华大学,且覆盖软件、计算机、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专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元坚实的专业背景。同时,有了来自腾讯、联想、中兴等顶尖企业的精英加盟,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产品运营等多层面支持。

高端人才的聚集,让企业发展迅速,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0%。作为国内领先的AI+教育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世纪海航拥有独立研发软件著作近百项,并获评国家高新区技术企业、厦门市“双百计划”领军型企业。

人才故事

世纪海航创始人/董事长/CEO 林水源

互联网教育第一拨探索者

毕业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林水源,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说起他的创业史,要追溯到2009年,那时还在读研究生的他,就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联合几个校友,创办了互联网教育公司,成为了互联网教育的第一拨探索者。

在回厦创业前,林水源曾在金融投资行业打拼过几年,但因始终抱有教育梦想,2015年底,林水源带着清华校友张亚维回归家乡,回归教育科技领域,开启二次创业历程。“一开始,我们研究了大量国家教育体制方面的政策,最终选择了AI+教育的方向,利用我们的专业技能,为教育赋能。”据林水源回忆,创业初期,他们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对当前中小学校园的痛点问题进行了技术研发,成功为多所学校搭建起区域级教育大数据及中小学智能学习平台。

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世纪海航人已从2人发展到110人,除在北京设立运营中心,还在全国10多个城市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未来,人工智能会在教育场景发挥巨大作用。”林水源表示,目前,企业已推出国内最顶级的人工智能在线编程课程服务,从一年级学生开始抓起,教会他们计算思维、创新思维,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基础阶段的培养。“现在这个课程已在国内近十个省市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受到了追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