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上 全年无休的工作精神 “干殡仪服务这行,是没有节假日之说的,365天24小时待命,有需要就要出车。” 人的死亡,是无法预料时间的,特别是各类非正常死亡的情况,作为110联动单位,殡仪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都是24小时随时待命的。作为站长的王仁敬,更是以身作则,时常以单位为家。轮班的班组成员都是固定的,第一天值班24小时,第二天正常班8小时,第三天休息后第四天马上又是24小时的值班,若有一人请假,其他班组的职工一旦顶上就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于是,每当遇到有人请假,身为站长的王仁敬总是自己顶上。别人晚上6点下班,他总是要工作到晚上9点多才走。12年来,他更是从未请过一天假。 不了解情况的人根本不相信,集美区殡仪服务站的职工,都是编外人员。即使是在厦门经济特区,这支由编外人员构成的工作队伍人均月工资也不足5000元。待遇水平低,工作强度大,要带好这样一支队伍,并不容易。到了站长的岗位后,王仁敬和普通职工一样,遇到难事,他冲在前头。特别是在接收、运送交通事故及刑事案件尸体工作上,有些尸体高度腐烂,闻之欲呕。处理这类尸体,王仁敬总是站在第一线,和同事认真做好收运工作,其中的辛劳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王仁敬的可敬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以身为则、身体力行。对内,他严格要求,在他的要求和鞭策下,集美区殡仪服务站所有的员工都考上了专业殡仪服务证,成为全员拿证上岗的模范站。对外,他还积极协调,理顺殡仪服务站与公安、交警、各村(居)的工作关系,方便殡仪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他的领导风范,也让殡仪站的所有职工心服口服。九月,他即将退休,所有职工心中的不舍,弥漫在整个单位。 服务 无微不至的做事态度 身为闽南人,要冲破各种世俗偏见,挑起殡仪服务站站长的重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王仁敬却顶着世俗的各种偏见,带出了一支服务好、有激情的殡仪服务队伍。社会上对殡仪服务工作有一些误解,认为殡仪站上门服务就要送红包。王仁敬上任后,严肃工作纪律,强调为民服务的做事态度,严禁工作人员收受礼物、礼金。多年来,上级单位、区效能办从未接到关于该站服务质量和收受礼金方面的投诉。 一直以来,王仁敬总是以最大的尊重之心面对逝者,为其提供最细致的服务,而面对逝者家属,对方提出的合理要求他都尽量满足。在他看来,面对死亡丧属们所承受的痛苦和悲伤可想而知,殡仪服务工人更要将每一步都做到最细致,尽最大能力去减轻丧属的伤痛。同时,他也要求职工们对所有尸身要一视同仁,无论是否有人认领,都要给予充分的尊重。 殡仪馆有骨灰存放业务,每逢清明时节,殡仪服务站总是人山人海。当时由于自收自支,殡仪站收勉强抵支,因此一系列的硬件条件都很差,地面甚至是土泥地,一到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总是泥泞不堪,给前来祭祖的群众造成诸多不便。3年前,王仁敬主动向上级打报告,申请场地硬化。在他的牵头下,这项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很快得到落实。 在王仁敬的带领下,集美区殡仪服务站的敬业精神和服务质量得到了群众和警务部门的纷纷点赞。“其实,接任真的很有压力,很难做到像王站长如此敬业,大概我也要把家搬到单位附近了。”作为集美区殡仪服务站站长一职的接任者,陈海波已经在王仁敬身边跟班学习半年了。半年来,他也逐渐被王仁敬的敬业和服务精神所折服。 生活 颇受影响的家里家外 运送与处理尸体是很多人忌讳的事,特别是在闽南一带。所以,王仁敬的工作,难免会影响到他的生活。能在这个岗位坚持12年并非易事,听说王仁敬从事这个行业,不少亲人朋友都疏远了他,而逢年过节时,怕大家有所忌讳,他也不太去亲人朋友家串门拜年。刚开始,连他的妻子和孩子都不愿意跟人提起他的工作。 “还没做这份工作前,我时常受邀,到乡里乡亲的婚宴上帮忙。自从做了这份工,不说别人不邀请了,我自己也得主动避嫌。”作为镇上颇有声望的人,以前王仁敬是喜事人家的宾上客,自从担任了殡仪服务站站长一职后,就“失宠”了。“12年多了,自从接任后,我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家族里的扫墓活动。”每逢清明,正是殡仪服务站忙碌之时,不过近千平米的面积却要每天接待几千人次的祭拜者,高峰时甚至要接待上万人。所以每个清明,王仁敬都要留守单位,统筹安排,以防意外发生。 虽然这份工作,给他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王仁敬却冲破了世俗的偏见,由衷热爱着自己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在这个岗位上,他对逝者亲属的悲伤感同身受,时刻用真心、真情,设身处地地为逝者家属服务,坚持做好生命最后的送行者、逝者尊严的守护人。 人物名片 王仁敬,集美区殡仪服务站站长,2012年5月获“福建省民政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同年6月荣获“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