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网8月2日讯 “孝敬长辈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说这句话的人叫顾晓英,居住在金尚社区一元花园小区。在20多年的时间里,她悉心照料公公婆婆,用无私大爱有力诠释了“孝老爱亲”这四个字。
“全能”晓英 巧妙处理家中事
在家中,顾晓英担当了多方面的角色:家务小能手、矛盾调解员……家中大大小小的事,顾晓英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在家里,每次煮饭都需要用上两个电饭煲。”顾晓英说。起因是公公与婆婆的饮食习惯不太相同,公公喜欢吃稀饭,婆婆喜欢吃干饭。为了避免两位老人产生矛盾,顾晓英便用上了两个电饭锅。然而这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干饭的口感还得分软硬。”顾晓英说,为此她特地研究了一番,发现只要在煮饭前,把米堆得不一样高,便能做出口感不同的米饭。
“这没什么麻烦的。”顾晓英说,在她看来,老人就像小孩儿一样,要多哄哄。平日里公公婆婆若是有什么要求,尽力满足就是。
可即便如此,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也免不了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俗话说‘舌头和牙齿处得再好,也有打架的时候’,但事情一旦解决,过后就不会再往心里去了,这样家庭才会和睦。”顾晓英说道。
此前,婆婆在露台种了西红柿,西红柿苗长得很高,使得衣服无法晾晒。顾晓英发现问题后,找来了亲戚充当“中间人”,给婆婆打电话讲明其中缘由,自己则为婆婆寻了另一块地,让她继续种植。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婆婆种菜的爱好,也可以让衣物有处可晒。
在顾晓英看来,家庭的相处最重要的是要“互相包容”。“平日里,公公婆婆也很照顾我,我关心他们、爱护他们都是应该的。”
悉心照料 传递孝老爱亲接力棒
前几年,顾晓英的公公因洗澡时不慎摔了一跤,身体便每况愈下。顾晓英和家人带着他四处去看医生,还细心地在家中准备了医疗床、按摩椅、按铃等用品,尽可能为老人提供舒适的环境。
“当时公公一直说身上很疼,却找不到原因。”顾晓英说。她和丈夫就一遍一遍地为公公按摩,更买来按摩椅,缓解老人的疼痛。然而,按摩椅的力度太大,老人家受不了。顾晓英先后为他垫上了枕头、毛毯等柔软物品,经过多次调整试验,终于为公公找到一个舒适的力度。
现如今,公公因为生病生活无法自理,长期住在医院里,陪护便成为顾晓英一家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公,顾晓英上网查了许多关于老人护理的资料,还向医生、护士请教。“碘伏虽然可以消毒,但不能促进细胞生长,因此老人得了褥疮不能使用。”“果蔬增加营养,老人家可以多吃一些。”……久病成良医,如今,顾晓英也能随口说出一些照顾老人的知识点。
“中国古语有一句‘百善孝为先’。以前我和爱人上班忙碌的时候都是公公婆婆在帮忙打理家中事情和照顾小孩,现在他们老了,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顾晓英说。在她看来,自己孝顺老人的这一份心如此坚定,来源于父母的教导和从小受到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在顾晓英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她的女儿也很孝敬老人,在这个家庭里,孝老爱亲的接力棒正在继续传递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