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边游泳消暑的人越来越多
大海有“脾气” 五大危险海域请注意
厦门日报讯(记者 王玉婷 实习生 邓滢昀 通讯员 厦公宣)距岸边200多米远的海面上,隐约看见三个“黑点”因涨潮而越漂越远……幸好最后被110水上救援队救回。
最近,天气炎热,暑气迫人。选择去海边游泳消暑的人越来越多,可您知道吗,看似平静的大海中,隐藏着危险。本报请警方和110水上救援队分析提醒,为您送上一份夏季海域安全指南。
认清海域特点 别贸然下水
5月以来,仅110报警服务台,就已接报20余起溺水相关救助报警。根据以往警情和救援经验,警方和110水上救援队对厦门多个海域的危险点进行分析,请您一定注意这些危险海域。
●厦大白城海域
厦大白城海域礁石多、有暗流。退潮时,这些礁石及周围沙滩露出海面。但涨潮时,沙滩会被海水淹没,不熟悉潮汐规律的人,很可能因涨潮被困在礁石上。
另外,在潮汐作用下,礁石附近会产生暗流和漩涡,在这附近游泳,很容易被卷入大海深处。
●五缘湾海域
五缘湾海域沙底松软,同时,由于海水长期冲刷,海滩下深浅不一,有许多淤泥,容易陷进去。此外,在五缘湾海域内湾区域,退潮时易产生漩涡,加上海水湍急,不时有游艇行经海域,危险重重。
●“一国两制”标语牌海域
该处海域地质构造特殊,在临近岸边的沙滩中,有一片较深海床,水流湍急,贸然下海被海浪卷走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这片海域海岸线很长,岸边有很多礁石,若贪恋在礁石上欣赏风景,容易因涨潮被困礁石上,一旦贸然往回走,掉进海里,有可能被暗流卷走。
●曾厝垵海域
曾厝垵海域面积不大,但礁石很多,非常锋利,又很难发现,脚一踩容易受伤。
●海沧大道海角9号一带海域
该海域有部分沙滩是人工造地填出来的,加上海沧大桥这个地域是一个喇叭口,周围通过的船艇较多、体积较大,不适合下水游泳。同时,这片水域中有很多礁石、小岛,它们会改变海水的流向和流速。不熟悉情况的人,在游泳过程中遇上乱流,很容易发生事故。
下海游泳注意事项
1、下海游泳前要先做足功课,充分了解潮汐规律和涨落潮时间,一定不要在退潮时下海游泳,否则很容易会被潮水带离安全水域;特别要提醒一下外地游客,不明水域、第一次接触到的水域最好不要下水游泳,更不要盲目带未成年人下水。
2、一定要在规定安全海域内游泳,下水游泳人人都要携带安全的浮具(如泡沫救生圈),用绳索与身体连接固定,以免被大浪打飞,失去防护;未成年人下海,一定要有成年人陪伴,并且,一个未成年人至少由一名成年人看护,监护人的眼睛不能离开未成年人,有时候一个大浪过来,可能短短几秒,未成年人就会消失在你的视线范围内。
3、充气游泳圈不是正规的救生浮具,只适合在室内游泳池使用,不宜在公开水域特别是海域使用。海上礁石和贝壳较多,很容易划破充气游泳圈。
4、大海不是静水,它有“脾气”、有潮汐规律,还受外围气候影响。另外,高速通过的快艇、航道上的大型邮轮、货轮通过时产生的浪涌等,非常多不可预见因素都会产生风险。因此,在安全海域游泳最好是沿着海岸线横向游,而不要游到离岸较远的地方。
案例
不懂潮汐规律
游客带孩子下水
“海里好像有三个人越漂越远!”28日16时30分许,110水上救援队和市公安局机关民警志愿者正在“一国两制”标语牌海域附近巡逻。突然,礁石外海面200多米处的三个黑点,引起队员注意。
110水上救援队副队长蔡明阳、队员贾强迅速赶到礁石处,举起高音喇叭,向海中喊话:“前方危险,快往回游!”可由于相隔较远,水中人员无法听到,并向土屿方向越漂越远。
看情况紧急,蔡明阳马上组织人员下水救助。蔡明阳与贾强携带着浮标,迅速向三人游去,靠近时发现,三人中仅有一名儿童套着玩具充气游泳圈,一名成年人和一名高中生未携带任何浮具。
蔡明阳赶到高中生身边时,这名男生已快没有力气,开始呛水。蔡明阳立即递出浮标。男生抱住浮标,在蔡明阳保护下全程被拖向岸边。另一边,贾强也接近成年人和儿童,将浮标绑在成年人身上。
十几分钟后,三人被队员平安带上岸,经检查无大碍。原来,成年人是家长,带着两个孩子从江西来厦旅游。由于天气太热,他们兴奋下水。“你们不懂潮水涨落规律,只带一个玩具泳圈就游到那么远的地方,险些酿成大祸!”队员说。听到队员的教育,三人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感激的同时松了一口气,称不会再贸然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