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厦门湖里:律师进小区,法律服务“零距离”

2019-07-23 15:22:23廖丽萍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湖里:律师进小区,法律服务“零距离”

东南网7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曹梅媛)把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小区,厦门市湖里区司法局以全区小区治理建设为契机,探索推进小区律师工作,进一步扩大法律服务覆盖面,推动法律服务向小区延伸,提升小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法律服务送到“家门口”

18日上午,在围里社区服务中心法律顾问咨询室里,小区律师王庆娟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工作。10点半左右,社区居民陈宝羨走了进来,经过王庆娟十几分钟的耐心解答,困扰陈宝羨一年多的问题很快有了解决方案。

原来,去年开始,陈阿姨家打算把分别出租的几家店面收回,再统一出租。然而,这个过程中,却一直与其中一个租户协商不下,在停止续签一年多后,租户仍然不愿搬离,并拖欠了陈阿姨两万多元的房租。

“我建议您可以先与租户继续协商,把拒不搬离的利害关系和对方说明,并出具一份书面通知,告知搬离的最后期限,如果这个方法还不行,我们再考虑下一步调解或其他措施。”王庆娟在初步了解了陈阿姨的诉求后给出了建议,之后,她又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抽出了一张名片,递了上去,“这期间要是有任何问题,您随时联系我”。

如今,像王庆娟这样的小区律师已经逐步融入湖里区辖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这支由专业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队伍,以湖里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小区治理工作为载体,成为小区自治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将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小区律师旨在进一步扩大法律服务覆盖面,推动法律服务向小区延伸。”湖里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事实上,早在2014年,湖里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一社区一律师”模式,组织律师免费为社区及群众提供专业的公益法律服务。此后,湖里区又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为社区聘请法律顾问。基于“律师进社区”工作的良好基础,湖里着力推动小区律师工作,由社区法律顾问兼任小区律师和小区调解员。截至2019年,湖里区56个社区已全部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聘请社区法律顾问,创建了16个社区法律顾问示范点,实现小区律师全覆盖。

除了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的作用,湖里区还通过吸纳律师志愿者,充实完善小区律师队伍,并成立湖里区司法局推进小区律师工作指导小组,推动小区律师落地生根。

六类特色小区精准服务

“由小区所在的社区法律顾问挂钩小区,全面推开小区律师工作,我们还确定了六类特色小区,开展小区律师服务品牌特色试点。”湖里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六类特色小区包括东部拆迁安置片区内小区、老工业园区范围内小区、外来人口为主的小区、纯居民聚居型小区、西部旧村改造提升型小区、台胞聚居小区。精细化的分类,有助于开展针对性服务,打造工作品牌亮点。

比如,属于工业园区范围内的小区,可为小区范围内的企业提供与企业经营、用工、投资有关的法律咨询或法律讲座,协助化解劳资纠纷;属于外来人口聚居的小区,可为小区范围内外来人口提供日常涉及防诈骗、涉黑、涉恶以及劳动就业等有关法律知识咨询、宣传、讲座等,提高外来人口法律常识;对于东部整村改造的片区以及西部整村旧村提升片区的,则可根据需要为该片区社区居委会和居民提供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具体服务时间、地点、方式可与社区协商。

“我们是典型的老工业园区范围内小区,辖区内企业有1800多家。”湖里街道徐厝社区书记苏丽珍说,这样的特点,决定了社区在法律服务方面的需求。

为此,小区律师许燕贞不仅会及时为企业提供关于企业运营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的咨询,还会定期走进企业,开展法律宣讲,将服务主动送上门。

小区律师还根据各个社区、小区的实际需求,推出了“订制式”法律服务。如一些社区组织法律顾问走进学校、企业,开展反家暴、防诈骗等讲座,服务形式更加多样、法律服务对象更加多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