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发展 规范培训 乡厨变成“正规军” 集美区成立乡厨合作社,探索农村集体聚餐食安监管新模式 乡厨合作社成员承接宴席后,要及时填写集体聚餐备案表,并向合作社报备。(王进法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 泥 通讯员 陈 菁)在闽南农村,红白喜事至今还保留着宴请宾客的传统习俗,当地大部分群众都会选择在自家门口搭棚设宴,聘请乡厨操办酒席。由于乡厨经营分散,素质参差不齐,美味背后,也存在无证上岗、原料采购把关不严、加工过程和方式不规范等问题。 如何消除食品安全隐患?2018年8月10日,集美一些乡村厨师自发组织起来,在区市场监管局指导下,成立了厦门首个乡厨合作社,通过制定工作机制和操作流程指引,实施乡厨统一培训和监管,探索政府监管、村居协管、合作社自管和社员自律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提档升级,乡厨合作社应运而生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群众自办宴席倾向于选择比较规范的乡厨团队;而原本散兵游勇的乡厨,也有抱团发展、提档升级来顺应市场形势、谋求继续生存的迫切需求。” 集美区食品餐饮行业自律协会会长周育辉介绍,这两股需求力量,一起推动了乡厨合作社的应运而生。 据介绍,乡厨合作社制定了《餐饮自律协会乡厨合作社工作机制》和《乡宴操作流程指引》。按照规定,会员承接宴席后要及时填写包括菜单、食材来源、帮厨人员等内容在内的集体聚餐备案表并向合作社报备;合作社接到宴席报备后,要把材料转递至区市场监管部门审核及留底存档,并提前对场地安排、食材索证索票、污染源等进行排查,协助配合区市场监管人员进行全程监管。同时,还要对每场宴席进行食品快检并做好快检记录。 规范培训,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合作社成立后,在集美区六个镇街设立了三个小组,各有一名组长,并设有固定办公场所和统一的管理运行工作机制。目前已经有132名乡厨从业者成为合作社成员。 面对合作社成员素质参差不齐、食品安全知识匮乏的问题,集美区市场监管局专门制定培训计划,针对备案、采购、过程、废弃物、应急、责任追究等方面展开培训考试。同时,组织乡厨们观摩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和星级后厨,提升食品安全意识与操作水平。合作社成立至今,区市场监管局已举办了3期乡厨培训班,合作社成员全部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拿到了乡厨合格证书和健康证,以及统一发放的制服和胸卡。 乡厨合作社理事长许志煌说,作为配套规则,合作社也为社员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实行四级评分制度,同时对外公示信用档案,引导群众选择可靠的厨师,以市场选择倒逼乡厨规范经营。下一步,合作社计划把帮厨、传菜等人员也纳入培训范围内。 |
相关阅读:
- [ 07-02]厦门集美锦鹤社区书院开展“迎七一·唱红歌颂党情”活动
- [ 07-02]厦门集美区新村社区书院举办七一主题活动
- [ 07-02]厦门集美区康城社区千人唱红歌 点燃爱国情
- [ 07-02]厦门集美区乐海社区书院举办纪念建党98周年主题活动
- [ 07-02]集美杏林街道举办“志愿情·暖杏林”项目志愿者表彰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