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连续4个季度总分排名全国第一
厦门已基本建成垃圾分类系统,提前完成住建部任务要求
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谢雨真 图/刘东华)今年第一季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厦门以83分的总分与上海市并列第一,这是厦门连续4个季度总分排名全国第一。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各项工作。
示范
构建完整的垃圾分类体系
最大程度无害化减量处理
《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包括厦门在内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记者从市环卫处了解到,厦门已经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坚持前端、中端、后端一起抓,构建完整的闭环的全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在全国重点城市中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在前端,给居民小区统一配备分类垃圾桶,也就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四色桶。中端环节,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如厨余垃圾转运车、有害垃圾转运车等。在后端,全市共有三个垃圾处理基地,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垃圾处理。此外,近几年思明、湖里、海沧建起了大件垃圾处理厂,回收处理旧沙发、旧床垫等。
较为完善的处理系统,做到最大程度的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数据显示,厦门2018年全年度垃圾日产量与2017年相比,呈现零增长趋势。
做法
“小手拉大手”全民参与
16项配套制度提供保障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作通报,厦门在全民众参与、全部门协同、全流程把控、全节点攻坚、全方位保障的“五全工作法”基础上,不断完善随机暗访机制、考核评比机制、执法监督机制和微信沟通督办机制,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水平。
厦门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好做法。从市委到街道党工委,坚持“一把手”带头抓垃圾分类工作,市直各部门通力合作;在幼儿园、大中小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通过“小手拉大手”营造出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厦门非常注重法治保障,在较短时间内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16项配套制度,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此外,在各行业推出一批垃圾分类精品小区、示范村、示范学校等,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垃圾分类工作已经纳入了对各单位的年终绩效考评,占权重2%。具体做法是,实行第三方考评、暗访以及管理部门随机检查。第三方考评每月一次,占考评成绩的70%;暗访每天一次,占考评成绩20%;管理部门随机检查不定期进行,占考评成绩的10%。
链接
46个重点城市由国办发〔2017〕26号文确定,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具体包括: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邯郸、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铜陵、福州、厦门、南昌、宜春、郑州、济南、泰安、青岛、武汉、宜昌、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成都、广元、德阳、贵阳、昆明、拉萨、日喀则、西安、咸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