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声音 刚毕业的“菜鸟”有时更“好用” 不少人误以为,用人单位更喜欢有经验的职场“老人”,其实不然。很多企业其实也很喜欢“新人”,从“一张白纸”开始培养。 在多场招聘会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的单位将毕业生作为人才招聘的主渠道,有的单位甚至“下手”更早,通过实习生的方式一边培养一边考察优秀大三学生。 只要有成熟完善的培养体系,有时候刚毕业的学生对用人单位来说更“好用”。在一次招聘会上,瑞幸咖啡的招聘负责人张先生说,瑞幸现在越来越重视自己培养人才了。从毕业就开始培养,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对他们会有比较深刻的影响,工作模式也更契合。 厦门象屿集团也很重视实习生的培养。在一次招聘会上,招聘人员龚佳猛说,公司会通过招募实习生,提前锁定一些大三或研二的优秀学生,经过实习期的培养和考察,实习结束时会有一个报告,如果刚好有岗位需求,有的实习生就会被象屿提前预订了。 专家建议 不赞同“最难就业季”的提法 王晶(华侨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 我不太赞同一些媒体做出的“最难就业季”的提法,我认为就业难与不难,具体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因为每一年的经济形势、每一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个人的能力等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同时,对于一些岗位,还要看学生是否愿意去、是否满意、能否胜任等。 因此,就业难与不难,需要了解具体的客观情况。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在大学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对自己的定位和思想准备,这才是决定就业难与不难的根本因素。 难找的是所谓的“好工作” 瞿丽闵(厦门工学院职业指导教研室老师) 近两年,从整体的环境来看,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国家政策性的调控给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很大的就业市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基本上处于稳步增长趋势。因此,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找到工作并不困难。 那为什么总有“史上最难的就业季”、“工作不好找”等声音存在?其实是所谓的“好工作”难找。这种“好工作”,通俗定义就是要满足两个条件:自己过着舒坦、外人看着眼热。 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很公平的市场,当毕业生现有的能力值不足以支撑全部的需求时,是选择安稳,还是选择充满挑战的工作?是选择前途光明,还是选择眼前光鲜的岗位? 这其实也是求职季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想去一家大公司就职,但现在有小公司给了offer,我到底该不该去”。职业的发展其实是一个长久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抽奖,不能光靠运气,必须靠实力。而能力的积累也需要一个过程,当刚毕业时的能力与资源不足时,毕业生的牺牲就在所难免,但这是为了日后能够去选择。 |
相关阅读:
- [ 06-23]厦门毕业生接收核准审批时间从最长6天压缩到1天
- [ 06-11]挥别在厦四年学习生活 百余名新疆班毕业生返乡
- [ 05-17]厦门理工学院毕业生服装设计作品惊艳亮相“交流周”
- [ 04-17]福建招募300名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 服务期限2年
- [ 03-28]厦门2019年大中专毕业生需求分析报告发布 机械类最吃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