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地名变迁,承载城市记忆

2019-06-18 16:00:25林泽贵 杨珊珊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传播文化价值

厦门的地名也有一些诞生于特殊年代,或者被赋予特定的“符号”意义,比如厦门第一条新马路取名为“开元路”,还有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中山路”等。

随着社会进步,地名的演变也拥有了更多文化涵养,有的地名还被赋予了德育教化功能,如“忠孝里”“信义里”等。何丙仲说,这些地名虽未必跟厦门的历史文脉有太多关系,但也不脱离传统文化范畴,既有纪念意义,又有德育教化的功能,是地名演变的一种进步。

在诸多地名中,也曾出现了一些“全洋”地名。在五缘湾片区,佐世保路、惠灵顿路等“洋文”名字道路来自于改革开放后和厦门建立联系的外国友城,传递了厦门国际化的包容态度。但在厦门,也有部分事实上和外国没有什么关系的突兀洋地名出现,对于这种现象,何丙仲直言“感觉很不好,有种‘文化殖民’的感觉”。在他看来,地名作为老百姓最经常接触的文化符号,应当更多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厚重沉淀中汲取灵感,以此来唤醒国人内心的传统文化情愫。

“在确定地名上,应该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把一些怪、洋地名规范调整过来。”在何丙仲看来,地名设置应该尽量做到文雅有内涵,对此他建议,政府部门也可以征集一批具有较深厚文化功底的社会人士,参与到城市地名设置当中,集思广益,多进行推敲、考量,共同传播正能量。

记者手记

记住城市的“乡愁”

有新路名出现,就有旧路名消失。

究竟有多少旧路名“悄悄地走了”?2007年地名普查的结果显示,厦门自明清以来有1150个地名消失,占目前6700多个各类地名的1/6。

造成地名消失的原因,主要还是历代区划调整和城市开发建设等人为因素。新旧更迭中,传统在消失,而有些新城区使用的新地名“贪大、媚洋、求怪”,公众的认同感普遍较低,一些地方的地理和历史脉络都会因此中断或消失,曾经的故事只能默默地躺在故纸堆中。

规范地名,在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基础上,还要让大家从具有符号意义的地名中“记得住乡愁”。此外,地名保护虽迫在眉睫,却也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地理、历史、风俗、经济和城市发展方向等因素综合考虑,构建起既保留地域特色和文化遗产又兼顾城市建设的地名保护体系。

总之,规范地名问题,需要城市管理者们更有文化自信,避免浮躁和媚俗,也需要完善现有的法规、制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