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第二届创意涂鸦巡回赛15日集美大社启航【组图】
东南网6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立宇 洪伟晟/文 沈威/图 通讯员 薛兆镰)集美大社,这个海峡论坛第二届创意涂鸦巡回赛即将启航的地方,你来打卡了吗?
涂鸦成了大社网红打卡地
在这个极具网红特质的文旅街区,除了闽南味的古厝、南洋风的侨楼、嘉庚韵的建筑,还有许多让你流连忘返之处。
做好准备了?那就让记者带你,进一步深入大社文旅街区吧。
最“创意”的涂鸦
说起大社的网红打卡点,怎么少得了最“创意”的涂鸦!无论从哪里进入大社,你总会邂逅一片色彩斑斓的“风景线”。这些,就是海峡论坛首届创意涂鸦大赛时,海峡两岸的涂鸦好手们在祠前路,或祠后路,留下的创意作品。
身着蓝色花布衣,头戴斗笠,一位典型的闽南渔家女驾着福船;斗笠的线条幻化成七彩斑斓的海,追寻美好生活的船桨划开海面,犹如拂动星河,荡出七彩浪花一片……这幅与大社极为契合的《梦之七彩》,曾经让一位大社的老奶奶看得潸然泪下,因为从画中,她看见了自己曾经的芳华……
涂鸦《梦之七彩》
“洵花里”花主题创意体验馆
在建业楼对面的墙上,你会惊喜地发现,土楼变成了火锅,里面煮着熟悉的、喷香的沙茶面;在云层中,厦门的地标建筑世茂海峡大厦若隐若现;风狮爷石像露出可爱的表情;就连葫芦兄弟里的蛇精都变成了可爱的宝宝……就是这样一幅由各种一望而知的“萌物”组成,看似异想天开的画面,曾第一时间展示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
古色古香的大社曾是传统闽南渔村,却也是嘉庚精神的发祥之地,更汇聚了闽南文化、侨乡文化和学村文化,与台湾亦在民间信仰领域有着紧密连接。在这里,与《BEYOUNG》、《女人花》和《圆梦·孩子们的奇幻国度——厦门》等由两岸青年涂鸦的作品不期而遇,真是再合适不过。正如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所评价的那样:“尽管创作思路、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但每一幅都饱含着青年创作者们心中对共建美好未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向往。”
今年,由去年获奖团队代表组成的团队将再献上创意作品,为大社文旅街区注入新的时尚活力,进一步助力涂鸦成为这个古早味街区的打卡地标。
最“文艺”的工坊
在大社文旅街区,那些原本已少有人住的红砖厝,现在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正迎来属于自己的“艺术新生”。
在形道雕塑工作室里,各色代表着中原文化与闽南文化融合创新的雕塑、陶艺,将让你眼前一亮。工作室的主人、福大厦门工艺美院的赵建锋老师正在进行创作。这是一组以陈嘉庚先生为首,包括李光前、陈敬贤等华侨领袖的群像。这也代表了赵建锋老师近阶段的创作方向——集美的“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和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在这里,赵建锋老师通过艺术的手法,将抽象的文字、历史,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形象,等着你来鉴赏。
走进尚南路15号,原本普通的闽南古厝,与雕刻、书法相互交融,再点缀些青翠秀丽的竹子,让你顿时有种置身桃源之感。这就是郑建松工作室,郑老师的“如如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刻字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刻字研究会会长的郑建松老师擅长木刻、书法、国画。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寄情山水的画作,还可以从“诚毅”、“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等木刻作品中,生动地感悟嘉庚精神……
郑建松工作室
赵建锋老师工作中
嘉庚路125号,这是唐伟老师的油画工作室。自2016年来到大社,唐伟老师就以此为家,画生活,画感悟,把龙舟池、侨楼、古厝和合作社等在地元素,都融进了自己的画作里。在唐伟老师看来,大社非常适合艺术家,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好地方。“洵有情兮,洵花且异”,除了各类艺术工作室,这里还有像“洵花里”这样的花主题创意体验馆。在这个以温度和美学,倾心打造的潜入花草的感官世界里,你能体验押花艺术创作,尝一席花宴,做一个自然美好寓意的花DIY,体验一场别开生面、而又无拘无束的花草“游戏”,让紧张的灵魂在花香里彻底慢下来……
在一栋栋、一间间红砖厝里,文创工作室、各类艺术展馆,以及“艺术家部落”已落地生根。从无到有,再到如今,这里已成功引入常态性驻地艺术家43位,其中国家级艺术家就有15位……
最“难忘”的美食
“创意”涂鸦前忙着打卡,“艺术”工坊里连连惊叹,在大社里兜兜转转了许久,心灵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不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错,美食,大社里从来不缺的、慰藉身体的美食。
大社美食
沙茶面,大社里有好几家。其中,名气最大的,当数戏台沙茶面。肉丸、豆腐、煎蛋、花蛤和海蛎,光是配料就有近20种;汤头浓郁,配料新鲜,微辣中带着甜味。在这里,你绝对可以吃出浓浓的古早味。
阿美大肠血,陈月美在大社已经营了21年。每天4点多,陈月美就开始准备,拔油、清洗大肠,灌新鲜猪血,熬制骨头汤……直到9点多,端到客人面前。外观饱满,色泽明亮,大肠和猪血结合得不松不散,入口鲜美无比。这就难怪,几乎每天中午12点不到,这里的大肠血就会卖光光,真真的逾期不候。
联生老店,名头更大,号称集美最老的店。这里的忙碌,从清晨五点多就已开始了。屋内敞开式厨房的石板上摆放着整整齐齐、已处理好的食材。虾仁很鲜,鱿鱼Q弹,是这里的标配。除了招牌炒面,店里的鱼头煲、海蛎煎等,也颇受食客喜爱。在集美大社大榕树下的这家小店,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名声已传遍许多地区,许多食客慕名而来。如今,这里一天光是炒面就要卖出上百斤。你说,这里的东西要不要来尝一尝?
此外,这里还有别具风味的猪肝面线、炸得金黄的海蛎炸,以及热气飘香的烧肉粽……多得说不过来的美食,虽然不一定是大社独有,但绝对有这里不得不尝的风味。
说了这么多,就不信你不心动,还等什么,赶紧来集美大社文旅街区打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