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拥当代为时未晚 厦门刚刚向当代艺术敞开怀抱,很多艺术机构便纷纷抛来橄榄枝。在他们看来,厦门、福建具备多方面的后发优势和先天禀赋。 “此前,当代艺术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但近两年来,这个市场也出现回调。”蔡蔡表示,在这一情势下,艺术机构不能一味瞄准拍卖市场等“飘在云端”的高端市场,也要拥抱新兴地区和大众消费市场。从这方面看来,厦门完全具备抢占下一波艺术市场先机的可能。 “厦门拥有深厚的艺术传统,福建更是艺术大省。许多福建走出的艺术大家已经成为国内艺术界执牛耳的大师巨擘。近几年,保利等拍卖机构纷纷进驻厦门,以及我们这次高规格参会,都是因为看重这里的发展潜力。”李颖表示。 “一个艺术高地的兴起与民众素养有关,但也需要文化艺术事件的带动和催化。”李颖说,“厦门达达”是艺术事件,当代艺博会也是艺术事件。不一样的是,这次事件的覆盖面远比30多年前要更加广泛。 在她看来,艺术事件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普及艺术体验和常识。“厦门几十年来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带来艺术品消费需求。”李颖说,但是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许多民众不知道从哪里购买艺术品,艺博会就可以率先为这种需求打开一扇窗口。 “当然,光有艺博会是不够的。”李颖表示,厦门必须要通过艺博会促进画廊等一级市场的发育和成熟,打造健康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才能真正在全国乃至全球当代艺术界拥有一席之地。 台湾的先行经验,也足可成为厦门当代艺术发展的参考和借鉴。 艺术台北(Art Taipei),即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已经举办26届;与此同时,台湾也成为亚洲当代艺术的风向标。作为发起人之一,钟经新认为,艺术台北和台湾当代艺术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培育起了一个专业、成熟的收藏家群体。 “当代艺术收藏级市场有着较高的知识门槛。”钟经新介绍,作为艺术品消费市场的金字塔尖,藏家群体必然要经历一个培训、学习、成长的阶段,“每个藏家都需要深入了解藏品作者的经历、风格、流派,并不断修正自己的收藏体系”。而今,台湾很多藏家已经成为自己专精艺术领域的权威,“甚至比画廊等专业机构还了解艺术家”。 而今,“艺术厦门”已经跟“艺术台北”结成策略联盟,滕丽带领的专业团队也开始在艺博会的基础上,就两岸当代艺术交流展开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在和艺术台北筹划更多藏家互访的行程,让厦门以及周边地区的本土藏家,到台湾学习交流收藏经验。”滕丽表示,更进一步的,艺术厦门也希望打造链接各方面资源的平台,成为厦门艺术生态的功能内核。 “去年底,我们在厦门磐基中心成立了常设机构,希望借这样的一个‘艺术会客厅’,建设开放、包容的结构,让艺博会上汇聚起来的资源实现常态化流转,持之以恒地滋养厦门艺术生态圈的发育成长。”滕丽说。 |
相关阅读:
- [ 11-16]首届海峡书画艺博会落幕:成果丰硕 三天成交五千万
- [ 10-30]福建最大艺博会明年落地厦门 大展会成有效催化剂
- [ 09-09]首届厦门国际艺博会昨亮相 艺术品“勾搭”金融业
- [ 09-08]近千件精品艺术品 今日亮相厦门艺博会
- [ 09-08]厦门首届艺博会揭开面纱近千艺术珍品亮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