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招商,打造经济“新磁场”
厦门软件园二期集聚了一批高科技软件信息企业,已经成为活力四射的产业园区。
厦门软件园三期正在快速成长、聚集人气。图为厦门国际动漫节在厦门软件园三期举行。
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在厦门首届全市招商大会上向全球客商倾情推介厦门。
东南网5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林泽贵/文 施辰静/图)这段时间,厦门市主要领导和发改委、商务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忙着赴北京、上海等地招商,各区各部门也在“比学赶超”再出发,央企、企业总部纷纷来厦考察对接;厦门市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厦门招商手册、厦门招商地图也成为“香饽饽”……自前不久厦门市招商大会举办后,一股招商引资热潮正在厦门上下涌动。
“唯有奏响抓招商促发展的最强音,才能在新征程中激发发展新动能、跑出发展新速度、拼出发展新格局。”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说。
抓招商促发展,步伐加快。招商大会之后,厦门市很快就配套出台了招商引资新政——《关于加强全链条全周期立体化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并制定招商引资审批服务保障机制、招商引资金融服务保障机制等相关配套制度文件。此举,也被视为厦门正进一步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功能优势,以强化招商引资为抓手,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厦门经济工作全面提速增效,在更高水平上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奏响招商强音 打造高质发展新引擎
4月底,厦门举办首届全市招商大会,80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客商参加,17位海内外优秀企业家受聘为厦门投资顾问,胡昌升在大会上向全球客商倾情推介厦门。
回望厦门发展之路,不难发现,抓招商促发展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坚持不懈地抓招商促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实力的持续跨越、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开放格局的持续拓展。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厦门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阶段,传统的发展路径已经遭遇瓶颈。而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主引擎,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
“比较别人的路,抓招商促发展是先进城市快速崛起的制胜之道;远眺前行的路,抓招商促发展是厦门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胡昌升说,抓招商促发展,正当其时、刻不容缓;抓招商促发展是厦门经济特区40年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
而招商引资,厦门也有“拿得出的本钱”——拥有“经济特区、自贸区、自创区、海丝核心区、综改试验区”等多区叠加优势的厦门,是我国重大改革先行政策密度最高、力度最大、措施最集中、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目前,已有11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厦投资322个项目,有219家企业总部落户厦门,3家本土企业跻身世界500家。
去年8月,在国家发改委首次发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中,厦门名列第二。在今年普华永道和中国发展基金会联合出版的研究报告中,厦门宜商环境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厦门已经打造成为发展高地——自贸区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累计推出了380项创新举措,有22项创新事项在全国推广,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为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开辟发展新格局,厦门再次强调高水平招商引资。日前,厦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全链条全周期立体化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更加明确了招商引资的顶层设计、重点任务和保障机制等,为厦门招商引资再加码。
聚焦全产业链 铸造招商“强磁场”
作为厦门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上世纪90年代,戴尔集团就来到厦门发展。彼时,为了推进戴尔项目落地,厦门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领导小组,专门为戴尔开发一套通关管理系统,开通日本物流航空专线,并协调用电专线保障生产,最终促成了戴尔在全国51个高新区中选择了厦门高新区。
在去年与厦门商谈扩大投资时,戴尔集团总裁麦克·戴尔深有感慨地说:“厦门政府最大的特点就是说到做到。”目前,戴尔产值达到595亿元,并在经历了一系列市场考验和并购、重组后,由传统PC制造向云存储升级。
厦门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戴尔在转型升级后依然选择在厦门发展,这也正是因为厦门政府给了企业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的相关产业链目前也和戴尔一起,从传统PC制造向云存储等产业升级。目前,厦门正与华为、腾讯等企业洽谈合作,将进一步做大相关产业。
产业是城市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所在,产业竞争力决定城市的吸引力。在厦门提出的加强全链条全周期立体化招商引资工作思路中,明确提出将围绕厦门要重点打造的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与健康、旅游会展等12条千亿产业链,进行强链扩链补链。
“以前我们在招商工作中,前端和后端都相对较弱。”厦门市商务局发展规划处科员陈见锦说,厦门此次因此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挂帅的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6个工作组,其中4个为招商工作组,从顶层设计上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的高效决策和便捷服务。
厦门主动进行梳理“亮出家底”,生成招商策划项目,并亮出可投资的空间,积极招商。一方面,对招商对象进行了梳理,针对符合厦门发展需求的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客商等建立了产业发展路线图和招商目标企业库,以此来按图索骥,进行招商。同时以商引商,注重引进产业链内部上下游渠道商,让更多产业链聚集在厦门。
值得关注的是,厦门市发改委牵头对厦门发展潜力进行了挖掘,全市各部门梳理了可以助推招商的资源,列出了“重点投资机会清单”。在不久前举办的厦门市招商大会上,《厦门招商手册》中就列出了15个大项约百个投资机会,吸引了广大客商的关注。
另一方面,针对以往招商中各个环节由各个部门分开对接负责,造成可能出现的服务“割裂”情况,厦门提出了“全周期招商”。
“我们建立了从项目策划到落地谈判等一条龙的服务。”陈见锦说,例如现在设立了全周期绩评组,将针对项目从生成到引进落地等全环节进行督查。并且,项目落地后,厦门还建立了市区领导的对接保障机制,实施“一把手工程”,将通过挂钩对接、定期走访等,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聚焦重点领域,聚力专业化力量招大引强,让厦门形成了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并引来招商潮。招商大会召开后,厦门掀起了一波央企、企业总部招商热潮。不仅如此,厦门还主动出击,前往北京、上海等地招商,争取更多优质央企项目来厦投资合作,抓紧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发展潜力大的,包括“独角兽”等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全要素服务 营造发展好环境
坐落在厦门岛东部的厦门软件园二期如今集聚了美图、4399、美亚柏科等一批高科技软件信息企业,已经成为活力四射的产业园区。位于集美区的软件园三期也凝聚了不少人气,正在快速成长。
2005年,厦门把握全球软件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建设了花园环境、硅谷风格的软件园,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发展空间、适用性产业人才、高水平公共平台和多层次资本支持,带动了软件信息业的迅速崛起。目前园区企业已近4500家,营收超过1000亿元,成长性指标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胡昌升提到,要强化全要素保障,把要素保障作为“优先工程”,为项目招商提供全要素服务保障,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投产,聚焦创新发展体系建设,聚焦人才服务保障,聚焦空间资源保障,为项目落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为加强政策和要素保障,厦门设立了全要素保障组,主要负责在土地空间、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服务。以往,招商工作中曾有引进项目后,还要等待腾出土地的尴尬情况。陈见锦说,为了避免“让项目等土地”,厦门对全市的可招商空间进行了梳理,对分散、低效的土地进行梳理整合,目前已梳理出188平方公里土地可用于招商。
“人才保障也是招商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厦门对于人才保障政策进行加码。据我所知,近期推出的厦门的人才保障政策对标上海、深圳等城市制定,目前在国内已经达到了第一梯队的水平。”陈见锦介绍。
据悉,厦门市将力争每年新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名左右,并通过智力兼职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5000名左右,实现大专以上院校毕业生审批入厦超过5万人。对人才的保障政策覆盖了各层次人才。例如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厦门将提供购房补贴或保障性商品房。针对新来厦工作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相当技术能力的人才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并按市场租金的70%实施优惠租金。
抓招商、促发展,目前厦门市的全周期绩评组正在重新制定招商引资的考核办法,将对所有招商相关部门进行考核,促进招商压力转换为发展动力,助推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昼无为,夜难寐” 以干事创业精神求发展
在当前经济增长的压力下,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中,牢牢抓住抓项目、增投资这一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城市推进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抓手。
从召开市级招商大会,到配套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传递的都是同一个信号:厦门重点关注招商引资,寻求为城市注入新鲜发展动能。
招商大会的召开,到会后有关部门积极外出对接招商,都展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这轮的厦门招商不仅动作大,且目标清晰,市发改委会同市商务局制定完成的厦门招商手册、厦门招商地图让广大客商觉得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厦门不仅对全市重点产业进行梳理分析,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还提出要抓龙头项目,开展补链、强链、扩链行动,加强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功能区,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一系列释放的信号可谓“精准作战”。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还需地方政府主动出击,积极对接。正如在全市招商大会上,厦门市主要领导叮嘱各级干部——要有“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心、事业心,倾情倾智倾力,凝聚抓招商促发展的强大合力,敢于“跳起来摘桃子”,以主动的担当共建招商环境,共享发展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