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教师重修陈嘉庚年谱 指导学生创作陈嘉庚历史情景剧,多种形式宣传嘉庚精神 厦门晚报讯(记者 文/陈满意 图/董立功提供)董立功,集美大学青年教师,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2016年7月进入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开始涉足陈嘉庚研究。 “这两年我搜集了许多与陈嘉庚先生有关的书籍,在阅读了大量文献后,发现1986年出版的《陈嘉庚年谱》失载了嘉庚先生的很多活动,于是萌发了编写一本《陈嘉庚年谱长编》的念头。”昨日,集美大学青年教师董立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 董立功说,《陈嘉庚年谱长编》一书预计有90万字,如今已经编了40余万字,此书编完后将会把更多翔实、细致的材料呈现给读者。 花费两千元买六本书 “有点贵但物有所值” 要给陈嘉庚重编年谱,没有大量的文史资料支撑是不行的。于是,董立功开始搜集与陈嘉庚有关的史料。他曾花费2000元买了一套六卷本的《陈嘉庚文集》,“当时觉得有点贵,但买回来之后发现物有所值,里面收录了大量有关陈嘉庚的原始文献,对于重修《陈嘉庚年谱》非常有用”。 董立功在重编过程中,得知此前还有一本油印版的《陈嘉庚年谱》。由于这本书印量非常少,要找到它很不容易。董立功有逛旧书店的习惯,厦门的旧书店他几乎逛了个遍。有一天,他在一家旧书店发现了这本油印版的《陈嘉庚年谱》,而且老板只要50元。“那时真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非常开心!”董立功说,“油印本买回来之后,我把它和1986年出版的《陈嘉庚年谱》作了仔细的对读,发现两本书是传承关系。” 此外,董立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民国时期的报刊如《申报》《新华日报》《上海周报》《集美周刊》《厦大周刊》《厦大校刊》,其中有大量与陈嘉庚有关的报道,但都没有人去系统地整理。他还买了很多与陈嘉庚有交往的名人日记和年谱,试图从日记和年谱中寻找与陈嘉庚有关的资料。 创作历史情景剧 创新形式宣传陈嘉庚 在编《陈嘉庚年谱长编》的过程中,董立功深受陈嘉庚先生事迹的感染,开始撰写一些与陈嘉庚有关的学术论文,他曾把陈嘉庚访问延安七天八夜的故事写成文章,发表在了《福建日报·理论周刊》上。 2017年4月,受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创排的大型歌仔戏《陈嘉庚还乡记》的启发,董立功开始构思以陈嘉庚为主题的历史情景剧。在思政课堂上,他指导学生表演以陈嘉庚为主题的历史情景剧,并将表演情况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学期初,他指导学生创作陈嘉庚历史情景剧;学期中,他组织学生在思政课上表演陈嘉庚历史情景剧;学期末,他在学校层面组织陈嘉庚历史情景剧大赛。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思政课相比,历史情景剧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因而更具影响力。 2018年5月,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文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一届以陈嘉庚为主题的历史情景剧大赛,董立功编写的剧本《陈嘉庚在延安》获得一等奖。 制作嘉庚语录图片 网上传播嘉庚精神 除了写文章、编剧本之外,他还要求学生把陈嘉庚的精彩话语做成图片格式的陈嘉庚语录,在微博、微信上发布。此举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嘉庚精神的理解,而且通过互联网扩大了嘉庚精神的影响力,可谓一举两得。每当有学生设计出新版的嘉庚语录时,他都会给予积极肯定。 2017年10月,董立功受聘成为陈嘉庚纪念馆的一名“嘉庚文化志愿者”,开始向游客、市民宣传学村文化,弘扬嘉庚精神。为了进一步挖掘学村文化,他还搜集很多与集美学村有关的老照片、鳌园各个时期的门票等。他说,这也是学村文化的一部分,不容忽略。 |
相关阅读:
- [ 04-28]集美大学南通校友捐植2500株荷花
- [ 03-30]福建海洋与渔业项目成果对接会集美大学专场16个项目签约
- [ 03-25]两岸高校龙舟邀请赛 集美大学队获得亚军
- [ 03-14]厦门企业技术需求对接暨集美大学科技成果推介会召开
- [ 02-27]集美大学食堂上榜“2018年度高校食堂TOP50”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