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本网原创> 正文
分享到:

2019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25日开幕

2019-05-09 19: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夏菁  我来说两句
本月25日至26日,2019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将在厦门集美举办。记者从9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3支来自海峡两岸的参赛队将竞速龙舟池,其中,台湾参赛队伍达27支,首次超过大陆参赛队伍,并创下历史新高。期间,还有近30场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将为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2018年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比赛现场  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东南网5月9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本月25日至26日,2019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将在厦门市集美区举办。记者从9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3支来自海峡两岸的参赛队将竞速龙舟池,其中,台湾参赛队伍达27支,首次超过大陆参赛队伍,并创下历史新高。期间,还有近30场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将为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作为海峡论坛首场重要文化交流活动,本届龙舟文化节以“弘扬传统文化,共绘两岸亲情”为主题,以“龙舟集美行、两岸一家亲”为总口号,主要包括2019厦门集美“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第六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及系列文化活动。

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政协厦门市委员会、福建省体育局主办,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厦门广电集团承办,福建省金门同胞联谊会协办,联发集团总冠名,厦门文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独家运营。

53支队伍报名

台湾参赛队伍创历史新高

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起源于陈嘉庚先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凝聚各方力量的龙舟赛事, 从上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自2006年起,“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已成功举办12届。赛事逐年升级,影响力不断扩大,也是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龙舟池开展的龙舟赛事。

今年海峡两岸龙舟赛于5月25日上午开幕,为期两天。比赛设有青少年男子组和女子组、社会男子组和女子组4个组别,竞赛项目为200米、500米直道赛和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

据介绍,今年共有53支队伍报名参赛,运动队水平有较大提升。其中,厦门市19支,大陆其他省市7支;台湾参赛队伍27支702人,创历史新高,也是首次超过大陆参赛队伍。本次还重点邀请了台湾高校队伍11支286人参赛,大陆地区也相应邀请了12支高校队伍参赛。

今年还继续保留两岸龙舟裁判合作、交流、共同执裁,有4名台湾裁判参与。此外,直道比赛的比赛方向依旧为自东向西,延续陈嘉庚先生举办龙舟赛以来的传统。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近30场文化活动

为市民送上“饕餮盛宴”

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届龙舟文化节突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爱国情怀,注重与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互动,推广集美龙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嘉庚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除开幕式及主体赛事之外,围绕“风雅端午”“古礼端午”“民俗端午”“创意龙舟”等呈现近30场文化活动,以两岸青年为主要目标群体,打造“高颜值”“趣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的集美龙舟文化节。

龙舟赛期间,还将如期举办文化论坛、经典诵读活动、诗歌创作研讨会等活动。另外,活动还新增两岸龙舟讲堂,在交流中传承两岸共同的传统文化、龙舟文化。

此外,全面升级“古礼端午”“民俗端午”,除推出两岸端阳市集之外,对传统民俗活动“捉鸭子”进行年轻化升级打造,首推“网红鸭”,打造赶鸭市集,以年轻化传播民俗文化内涵,突显集美“亲子胜地”特性。

今年还新增“创意龙舟”板块,以创意方式展现传统文化,为“百年学村”增添年轻活力,包括“印象龙舟 花样童年”童趣龙舟乐园、旱地龙舟比赛、大社美食庙会等。线上除推出传统的赛龙舟游戏外,首次推出集美专属的龙舟文化节表情包,以趣味喜感的表情包推广“人文集美”“嘉庚精神”。

 

主办方供图

提示

期间将对周边道路采取交通管制

为确保龙舟赛期间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三九条规定,集美区部分路段将采取交通限制措施,限制时间为5月25日、26日7:30至18:30。

限制路段为鳌园路全段、嘉庚路全段、龙船路全段、尚南路嘉庚路路口至鳌园路路口路段、浔江路集源路路口至鳌园路口路段、石鼓路集源路路口至鳌园路路口路段、集美学村地铁口至鳌园路路口路段。限制路段双向封闭,禁止一切车辆通行,行径车辆改由银江路、集源路等其他道路绕行。限制区域内的公交车辆,采取改道、跳站、缩线、停驶等措施绕行。

届时,请过往车辆按照现场道路交通标志通行,服从现场民警和交通管理人员的指挥和疏导。为尽量减少对市民的出行影响,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将根据比赛进展情况,适时恢复上述路段交通。请广大市民详细了解道路交通限制情况,提前做好出行安排,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