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幻灯片> 正文
分享到:

【组图】厦门这口井曾助唐宣宗渡过难关

2019-04-18 08:0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厦门民俗专家郭坤聪家有一口古井,至少有200年历史了。每天清晨起来,郭老还保持着儿时的习惯,用井水洗脸。

东南网4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沈威/图)厦门民俗专家郭坤聪家有一口古井,至少有200年历史了。每天清晨起来,郭老还保持着儿时的习惯,用井水洗脸。

郭老家的古井现在还在用

“几十年了,都习惯了。”郭老家的古井,至今井水清澈,“煮饭没有用了,但洗地板会用。”每到夏天,郭老还会把西瓜放到井里,放上一两个小时,就和放冰箱一样冰爽。

掘井吃水,生生不息。厦门的古井还有很多,上至百年,远至千年。郭老说,幽幽古井就犹如长长的时间隧道,说的是一个个故事、一页页历史。

1厦门老城区家家户户有口井

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城里,必然有着同它一样沧桑的古井,每一口古井都有静默的故事,每一滴井水都入口清凉。

厦门亦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全厦门估计至少有几万口水井,名气比较大的有集美后溪的皇帝井、鼓浪屿的国姓井、万石植物园天界寺下洞里的仙井、云顶岩山洞古井,等等。

“老城区里原来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甚至有两口井,营平、百家村、中华、厦港这四个片区的井会比较多些,农村则家家户户都有井。”在郭老看来,古井是能窥知老城过往的眼睛,它记录并保鲜着老城里所有的人事兴替、烟火人生。

以鼓浪屿为例。黄荣远堂,有三口井;李清泉的“容谷别墅”,也有三口井,还有一口蓄雨水的池子;日本领事馆的井最多,有四口井……那么,在鼓浪屿拥有一千多栋别墅时,私用和公用的井加起来,算是“人均拥有民用古井最多”的小岛了。

“有一口出‘好水’的井会给主人带来无上的脸面,周围百多平方米,哪家的井出‘好水’,就会常有邻居来讨挑。”郭老说。

早期的厦门人都用井水,直到1926年,由林尔嘉倡起,黄奕住、黄世金、曾上苑等设立了“厦门自来水公司”。从上李水库把自来水输送到鹭江边的水船上,再运到对岸鼓浪屿的“鹿礁”边,抽到“大德记”坡顶“鼓浪屿水巢”的东、西池里,再加压到“岩仔山”古避暑洞后面的泵房。然后,靠自然压力泄流到小岛洋房、别墅、街头巷尾的一个个水龙头喉底。

从此,鼓浪屿一部分家庭吃上了被美国专家称为“远东最好水质”的自来水。鼓浪屿开始了“古井”和“自来”两水并用的时代。后来1958年全厦门自来水网大改造,到了1970年代古井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2千年古井 承载历史变迁

皇帝井 曾助唐宣宗渡过难关

在集美后溪苏营村东侧,有两口相同样式的古井,其中一口便是“皇帝井”,石碑上刻着“古唐”二字。

皇帝井(轩农摄影供图)

皇帝井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清代道光年间。皇帝井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村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从井边开始。每天天刚亮,男人们就挑桶提罐地赶到井边打水,女人们则带着一家老小的脏衣服,绕着半圆形的水池围成一圈,一边洗衣一边闲聊。井水是从石缝里流出来的,常年涌泉不断,大旱不涸,甜润清澈的井水就像母亲的乳汁,养育了全村上千口人。

据《泉州府志》《同安县志》等记载,唐宣宗李忱年少时由于皇权纷争,流落到后溪镇苏营村,饥渴难耐,受善良村民苏公陈婆的救助,到苏营社水井取水熬粥、烹茶,渡过难关,李忱对此感念不忘。

后来李忱登基,成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当地为纪念这段佳话,将苏公陈婆的旧居改建为小庵,名曰“皇渡庵”;宣宗饮过的水井被尊称为“皇帝井”。1998年,该井成为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姓井 郑成功为将士饮水所凿

国姓井位于延平公园内西北角,是明末清初时期,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决将士饮水困难而挖的井,后人为了纪念郑成功称之为“国姓井”。1982年,它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鼓浪屿53个申遗的核心要素之一,井水至今仍然极为清冽。“关于国姓井,也有另外三个名字。”郭老介绍,当年在日光岩山背后,所以曾称“山背井”,又因挖掘三次、掬拂三遍,才涌出净水,叫“三拂井”。又传说因日照不同,井水颜色有早中晚三次不定的情况,所以别号“三不定”。

郭老说,在皓月园大型铜雕“五马朝江”广场右侧,还有一口井,叫“覆鼎古井”,传说也是郑成功所凿,历经数百年保存完好。

蚌壳井 井围全都用蚌壳制作

离郭老家不远的桥亭街内左侧,外清巷巷中有一口巷中井,因井围全都用蚌壳制作,所以叫蚌壳井。“蚌壳井成为这一带的地域名片,它几十年前提供附近四条小巷——四仙街、石壁街、外清巷、桥亭街的百姓生活用水。”郭老说。

赖厝古井 改造施工中意外发现

赖厝古井,是原鹭江剧场改造施工现场意外挖出来的,里面的水还很清澈。现在立了一块碑,说着古井的经历。

赖厝古井

据说在光绪末年,厦门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后,古井所在地的区域被统一清理了,之后还修建起一排民房。民房之内,家家户户院内都会保有一口井以解决饮水需求,这口古井或许因此被沿用下来。

3有些古井已经不见踪迹

在老城区里,还有的古井名成了地名。

比如,文渊井、四孔井、大井脚巷、顶井巷、下井巷……而今,这些古井已难寻踪影,但有的地名保留至今,有的地名却消失殆尽。

文渊井,就在文渊井巷,江夏堂附近。起初,这个巷子不叫文渊井巷,叫蚊烟井巷。“因为这里曾是生产蚊香的商铺集中地,用井水做蚊香,但大家觉得这名字不好听。”郭老说,厦门图书馆的第一任馆长周殿熏住在附近,他是厦门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18岁即被聘为玉屏书院大董事,“当时的厦门图书馆也就在‘蚊烟井巷’,周殿熏每天上班都要经过这条巷子,久而久之就把巷名雅化成了‘文渊井巷’”。

井圈由整块石头制成的古井,还刻有“天干地支”等字(资料图)

而周殿熏的家在周厝巷26号,他家的古井是八角形井,旁边还写着“天干地支”四个字,后来因建中华城,古井不见踪迹,但巷子名称保留至今。

当然也有令人遗憾的,下井巷,在中华城附近,不仅古井没有了,连巷子名字都没保留下来。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