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厦门“老年食堂”怎样才能走更远?

2019-04-12 07:44:26林爱玲 来源: 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老年食堂”怎样才能走更远?

解决老人吃饭难,多个街道社区办起“老年食堂”,但覆盖对象仍十分有限

吕岭社区敬老餐厅。见习记者 林逸君 摄

厦港家综食堂。记者 唐光峰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林爱玲 见习记者 林逸君)前段时间,电视剧《都挺好》热播,引发大家对于赡养老人的思考和讨论。

剧中,苏大强在儿子苏明成家住时,由于小两口上班忙,基本都给苏大强点外卖吃,但苏大强嫌弃米饭硬,不好吃。虽说苏大强作天作地,但在吃饭这个问题上,他的吐槽引起不少老人共鸣。

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厦门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人越老越需要照料,这其中,最基本的莫过于一日三餐。而现实问题是,儿女忙,无法提供一日三餐,而老人因为腿脚不利索、记性差等问题,做起饭来也多有不便。有不少老人和其儿女,为一日三餐一筹莫展。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厦门已有多个街道、社区办起“老年食堂”,为老人解决吃饭难的难题,但是,同时也存在覆盖率低、覆盖对象有限的问题。

老人处境

年纪大,儿女忙,吃饭成问题

煮粥没关火就下楼,差点把屋子烧了;叫外卖嫌米饭太硬……《都挺好》里这几个情节看得厦门市民王女士直拍大腿。“太有同感了,我爸妈也干过这样的事儿。”王女士说,在银行工作的她今年42岁,她的父母住在距她约3公里的小区。

“这几年越来越发现老人吃饭成问题。”王女士告诉记者,随着年纪变大,老人的腿脚越发不利索,买菜、煮饭越来越成问题。有一回,她妈妈用煤气炉煮粥,忘记关火就下楼了,回来发现锅底都烧干了。想起此事,她仍心有余悸。

“我们工作都很忙,父母也不愿意跟我们一起住。帮他们点外卖,他们嫌味道不好,还嫌我们乱花钱。”说起父母的吃饭问题,王女士皱起眉头。

吃饭难问题,独居老人可能更感同身受。89岁的陈笑是湖里区吕岭社区的一名独居老人,对于已经89岁高龄的她,做饭成了一项考验。“年纪大了,忘性也大,做完饭常忘记关闭煤气阀门。”陈笑说,平日,她经常以一锅白粥应付一日三餐。

家住阳台山社区的叶阿姨的孩子长期在美国,她和老伴一起在厦门生活。68岁的她身体健朗,目前买菜做饭都很利索。但想到以后,她也有些许担忧。“这几年感觉老得很快,体力、记忆力都下降了,再过几年,估计买菜做饭就成问题了。”叶阿姨坦言。“要是社区里能有个老人食堂就好了。”叶阿姨告诉记者,之前,她去上海旅游时发现,朋友年近九旬的父母一日三餐都在弄堂里的社区食堂解决。“听说他们的食堂按月收费,根据年龄阶梯收费,价格公道。厦门要是也有这种食堂,应该可以解决不少老人的吃饭问题。”叶阿姨说。

据悉,2008年,上海首次将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上海全市已建成社区老年助餐点800余个,日均受益老人约8万人,基本满足社区老年人享受就近、便捷、价廉的助餐服务的需要。2019年,“新增200个社区老年助餐点”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

社区现状

不少街道办起“老年食堂”

那厦门有没有叶阿姨口中的这种食堂呢?记者走访发现,一些街道和社区都有这种食堂的身影。

每天午餐时间,厦港街道的一些老人就陆陆续续来到围仔巷56-1号的厦港街道家综食堂,准备用餐。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72岁的黄志强(化名)和妻子蔡莉珠(化名)赞不绝口。他们是福海社区的“计生特殊家庭”,在家综食堂用餐已经三四年了。“我不太会做饭。”蔡莉珠说,有了家综食堂,他们终于吃上了荤素搭配的午餐。

据厦港街道家综食堂工作人员郭丽珠介绍, 街道家综食堂是2014年开办的,为辖内60岁以上的“计生特殊家庭”、残疾援助中心残疾学员提供午餐。目前,共有20位老人和20多位残疾人在食堂长期用餐。

而作为厦门市首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由社区志愿者自我管理的惠民餐厅,从2015年12月至今,江头街道吕岭社区的敬老餐厅解决了社区空巢、独居等老年人用餐难问题,累计服务11000人次。

记者了解到,敬老食堂采取差异化运营。用餐老人分为无偿服务(重点优抚对象等)、低偿服务(每人每次10元)和有偿服务(每人每次15元)三类。长期在这里用餐的老人有四五十人。去年,伴随着吕岭社区霞辉照护中心的揭牌,敬老餐厅也得到升级,由市霞辉老年安养中心来运行管理。与过去仅服务社区老年人不同,新的敬老餐厅对所有需要用餐服务的社区居民开放,供餐时间也由周三、周四中午改为工作日中午。

时间刚过11点,海沧区海沧街道渐美村幸福食堂就香气四溢,红烧鱼、红烧肉、面线糊等菜肴被端上桌,老人们陆续入座。渐美村村民黄素美今年76岁,因为儿子儿媳要上班,她和老伴每周一到周五的中午都会到此用餐。“这儿的菜品比我们自己做的丰富,还能和姐妹们边吃边聊天。”黄素美笑着说。

2018年11月,在渐美村乡贤蔡宗泽的帮助下,渐美村幸福食堂居家养老服务站建成。这是海沧区民政局实施的首个“社会+”项目,也是海沧区首家为老人提供爱心午餐的食堂。据悉,渐美村幸福食堂最开始仅面向村里75周岁以上和特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后期将为60岁—75岁老人提供收费标准为5元的午餐。截至去年12月底,在渐美村幸福食堂用餐的老人共有77人。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底,海沧街道礁村和温厝社区幸福食堂也被授牌。

现实问题

覆盖率和覆盖对象十分有限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尽管不少街道的“老人食堂”办得有声有色,但目前,厦门并没有全市性的、成规模的“老年食堂”项目。而且这些食堂的覆盖面十分有限,主要对象为“计生特殊家庭”、残疾老人等民政对象,还有少数爱心慈善人士举办的免费餐,还远远无法化解广大老年人群体做饭难、吃饭难的痛点。

就近便捷、安心实惠的社区老人食堂,无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对此,思明区人大代表黄晓榕告诉记者:“在长期的社区工作中,我们发现社区老人的吃饭问题确实具有普遍性,许多老人对此有着强烈的需求,如果社区能建起食堂,让老人走几步就能用餐,对老人而言是最方便的。”黄晓榕认为,眼下厦门市正大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助餐服务应该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这种项目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或慈善力量,应该引入企业,政府、社区、社会力量共同运营。对于经济困难的老人,采用政府补助的方式,提供免费用餐;对于经济条件较好但确实有用餐需求的老人,可以采取平价收费,兼顾经济效应。”黄晓榕从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出发,提出建议。她说,目前,这种社区食堂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场地问题。对此,她认为,或许可以采取政府为企业提供免费场地等形式,鼓励更多企业进入老年助餐市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