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市会展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做强做大会展产业

2019-04-10 17:37:19吴君宁 来源: 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做强做大会展产业 助力高质量发展

市会展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厦门会展业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提升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君宁)举办展览229场,同比增长11.7%;展览总面积237.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举办各类会议9262场,同比增长12.14%;会展经济效益约403.03亿元,同比增长5.7%。这是2018年厦门会展业给出的答卷。

过去一年,无疑是厦门会展业实现换档升级,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会展典范城市和国际会展名城初见成效的一年。市会展局表示,接下来,将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坚定不移做强做大会展产业,推动会展业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要求,开启厦门会展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对两岸乃至国际上许多从事电机电子等产业的客商来说,4月的厦门代表着无限商机。再过两天,2019工博会暨第23届台交会将再度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上演一场大规模的两岸经贸交流盛会,展览规模扩大至9.4万平方米,国际及两岸龙头企业将携最新产品及技术亮相。

近年来,“九八”投洽会、工博会、厦门国际会展周等一系列品牌展会的国际影响力日盛,在市会展局的积极培育下,厦门会展业的“国际能见度”越来越高。“接下来,我们将推动会展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市会展局局长王琼文介绍,市会展局将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的要求,做强做大会展产业,提升会展业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促进会展业与主体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实体经济。

品牌化

培育会展龙头品牌

开展“金砖厦门”国际营销

在去年厦门国际会展周上,厦门国贸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负责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新会展中心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记者从市会展局了解到,厦门正积极推动品牌化战略,培育会展龙头品牌,加大国贸会展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的能力建设,将品牌化作为厦门会展业发展的战略。

除此之外,厦门将加大力度培育自主品牌展会,持续提升投洽会、石材展、佛事展、工博会等展会的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水平;积极招揽国内外知名展会,大力引进中糖展览公司的糖酒会、中国制药装备协会的药博会等超大型品牌巡回展,推进中国医院院长大会、中国材料大会、APEC大数据大会-健康医疗大数据论坛、中国材料大会等落地厦门;同时积极引进VNU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百奥泰国际会议公司、点意空间文化创意产业集团等优质会展主体,提升品牌会展策划与运营能力。

厦门还采用“金砖厦门”元素、以“会展营销厦门”的创意方式,积极开展全方位国际营销。目前,FACEBOOK(脸书)、Twitter(推特)、Linkedin(领英)等国际社交网站上都有了厦门会展业官方账号(MICE XIAMEN)。厦门将把会展品牌与城市品牌有机结合,以会展品牌带动城市品牌提升,以城市品牌提升增强会展品牌吸引力。

市场化

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推动会展项目市场化运营

市场化是厦门会展业发展的手段。市会展局介绍,厦门将通过调整政府职能定位,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会展扶持政策,制定规范化的会展行业标准,建立全新的滚动式会展培育发展模式,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推动会展项目市场化运营,鼓励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厦门其他千亿产业链发展;积极引进高端会展策划创意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

接下来,厦门会展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与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国际奖励旅游精英协会(SITE)等国际权威会展组织的对接,争取其有实力的会员主体来厦考察与设立分支机构;每年都将瞄准3-5个大型会展主体和项目作为拟重点引进对象,扩大会展数量、规模和效益。

同时,加快会展人才培育和引进,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以“海纳百川”计划争取引进创意策划、营销推广、组织运营等高端专业人才;争取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开办会展专业教育,争取引进德国科隆大学展览商贸学院等世界一流会展院校合作办学,成立会展研究院,推动厦门成为高端、专业会展人才集聚区;与国际专业会展组织合作,引进IAPCO、SITE、IAEE会展从业人员高端培训,提升本市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加大与一线城市会展专业人士的交流与合作。

专业化

加速“智慧会展”落地推广

推动“会展+产业”融合发展

专业化是厦门会展业发展的方向。市会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厦门将继续积极实施有效的会展培育机制,策划培育新的“生根型”专业展会;持续优化会展营商环境,提升会展业专业服务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会展作为产业孵化器的作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厦门发挥会展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优势,自主培育或策划落地的一些国家级新展会推动会展产业融合发展,相关产业资源集聚,对投资促进、招商引资、机械电子、石材、物联信息等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据介绍,厦门接下来将整合国家资源,积极培育国家级、国际性的大型会展品牌活动,如中国物联网与虚拟技术博览会、中国智慧康养产业博览会、世界海洋大会、中国国际新材料大会等,带动厦门相关千亿产业发展。同时,厦门将继续实施“会展+”战略,促进会展与物流、商贸、制造业融合发展;依托投洽会、石材展、工博会等大型品牌展会平台和物联网展、海洋工程设备展等专业展会平台,推动相关产业资源汇聚。

通过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科学技术,厦门加速“智慧会展”的落地与推广,进一步推动了专业化进程。以投洽会为基础的“厦门市会展业信息化服务系统”,与厦门“大数据+智能制造”“大数据+现代服务业”平台有效对接,打通线上线下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及产品、项目、资本的无缝对接。

国际化

引进国际高端资源

扩大国际会展“朋友圈”

记者从市会展局获悉,今年“9·8”厦洽会将特别举办“一带一路”投资大会,以此加大全球投资和行业发展信息发布,加强与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此外,厦门每年还举办国际会展周、工博会、石材展等。随着一系列国际性品牌展会影响力提升,厦门会展业国际范日益凸显。

“国际化是厦门会展业发展的目标,我们要努力提升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自主品牌展会的国际化运营水平。”市会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引进国际高端资源、国际先进办展办会理念和模式,对接国际会展平台和资源,大力招揽引进国际知名会展项目和机构,打造集会展、商贸、物流、创意文化、交通枢纽为一体的具备国际化运营水平的大型会展产业综合体和产业园区。

据介绍,目前,厦门正与德国慕尼黑、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英国励展、亚洲博闻等境外大型、国际性会展企业对接,重点引进科隆展览集团的五金建材展、厨卫展,慕尼黑展览集团的工程机械展、体育用品展,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的船艇展等境外品牌会展项目,吸引上述机构及会展服务中介企业、配套企业来厦设立分支机构。

“重大会展项目的落地举办,能极大地提升对主体产业的融合带动作用。”上述负责人介绍,为引进更多重大项目,厦门今年还将继续积极对接引进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国际奖励旅游精英协会(SITE)、亚洲会展协会联盟(AFECA)等国际权威机构活动,招揽引进国际高端会展资源,搭建起交流合作网络,逐步建立厦门会展业国际“人脉圈”;同时积极联合专业机构,争取引进德国、美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境外专业会展主体和会展项目。

发展目标

厦门2019年

会展经济效益

力争达425亿

预计2019年厦门举办展览面积将超过260万平方米,较去年增加10%;外来参会总人数将超过205万人,同比增加10%;会展经济效益争取达到425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5.5%。

2020年,展览面积达286万平方米,外来参会人数达233万人,会展经济效益突破500亿元。全市会展业形成统筹协调高效、资源配置合理、产业耦合度高、市场竞争有序的发展态势,“金砖厦门”全球营销推广网络全面形成,培育并举办一批全球领先、国内外知名的会展项目。

2022年,如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新会展中心项目可在三年后投入使用,厦门展览面积将达360万平方米,外来参会总人数将超过300万人,会展经济效益预计达607亿元。会展业将成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高效平台,厦门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会展典范城市”和“国际会展名城”。

发展思路

聚焦高端要素

推动融合发展

打造国际知名中国会展典范城市和国际会展名城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厦门市会展业将立足新时代,贯彻新思想,大力提升会展业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建立高效统筹的体制机制,制定有效的产业融合战略,聚集产业高端要素,做大做强会展产业链,推动会展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以实施千亿投资工程为契机,打造会展产业集聚区,构建公平竞争、合理分工的产业生态圈;通过会展产业的“城市加速器”功能,带动商贸、物流、旅游、消费等上下游相关产业高效发展;充分发挥会展产业平台功能和对实体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努力实现“会展+主体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加速产业升级,推动招商引资,助力提升厦门区域带动作用和国际形象,将厦门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会展典范城市”和“国际会展名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