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二月二,龙抬头” 厦门理发店里的市井气

2019-03-08 07:55  林爱玲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这把上海万里牌吹风机仍能吹出暖风。(海西晨报记者唐光峰摄)

推开理发店的玻璃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派简朴、传统的气息。大大方方的玻璃镜上带着些许斑驳的水迹,老旧的木质理发台零散地摆放着理发工具,有普通的理发剪、电剪、梳子、海绵刷、爽身粉等工具,还有现在已经不多见的推子、剃刀。

门店中央是一把旧式理发椅,正是曾经的山东曹县蝴蝶牌老式可调节铁制理发椅,主要是理发和刮脸时用的。这种椅子非常结实,全是铁制,可以调节各种角度,非常舒服。

店主郭绪毅告诉记者,这把椅子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是他2001年下岗筹备开店时花450元买的,是店里年纪最大的“老古董”。“质量很好,现在虽然椅把、椅座生了一些铁锈,却还是很坚固。”郭师傅一边摇动着座椅的把手,一边介绍着椅子的来历,语气里都是对“老伙计”的自豪。

郭师傅每天8:30到店,之后有顾客陆续上门,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和儿童,偶尔也会有一些年轻人。“很多都是老主顾,有些是老主顾介绍过来的。”

店名来历

“中梅”二字烙着厦门记忆

郭师傅的店叫做老中梅理发店,店名中包含着怀旧情怀。

看到“中梅”二字,一些新厦门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很多老厦门人会会心一笑。据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梅理发店曾经是厦门最负盛名的国营理发店,盛极一时。当时,很多厦门人说起理发,都会说:“走,上中梅去!”

郭师傅告诉记者,他19岁起到中梅理发店当学徒,1984年出师,开始在中梅理发店当理发师。

后来,中梅理发店不复存在,郭师傅下岗再就业自谋出路,自己开了理发店,不忘“师门”的他给自己的店取名“老中梅理发店”。据悉,郭师傅的这家店也已经开了14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