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 志愿者如流水难长留 资料图:在轮渡,志愿者在为市民游客指路。(记者 彭怡郡摄) 尽管厦门的志愿服务队伍亮点纷呈,但要组建、维护好队伍,并非易事。在发展初期,大部分队伍都会碰到队员难招募的问题。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会长王忠武表示,志愿服务队一般是由志同道合的人一同组建起来的,大家有着共同的公益理想。队伍成立初期,公益活动大多围绕着单一的公益目的,内容不够丰富。想要吸引并留下志愿者,有些困难。 同时,也有一些队伍没有明确的定位,活动虽然广泛,却调动不起参与者的兴趣。外来青年志愿服务队总负责人颜明亮表示,这支队伍的设立是为了让更多外来青年更好地融入厦门。“因此在早期,志愿服务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是有需要的、能做的志愿服务,都会组织志愿者参与。”颜明亮介绍,例如监督黑网吧、清理“牛皮癣”、参与交通督导等。志愿活动是很多,但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了。 “有什么活动就参加什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颜明亮说道,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志愿者可能会认为,参与清理马路等一般的志愿活动,无法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的热情度会大幅下降。 而对志愿者有特殊要求的队伍,招募队员更为困难。一位参与疾病防治相关工作的志愿者表示,因为服务队的特殊性,他们的志愿者基本依靠队员号召,带动身边朋友参与,而且流动性非常大,“在做志愿服务时,很多服务对象要求不对外透露其身份信息。志愿服务结束后,有些服务对象甚至不愿意和志愿者再有联系。这些现实情况,让志愿者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是不对等的。” 缺少经费独木难支 经费不足,也是制约很多志愿服务队伍的发展难题。 卢妈妈爱心队专门为社区“五保户”老人、养老院老人提供生活所需服务,如帮忙维修老房子、陪同老人就医住院等。在这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花费。队长卢秀毅表示,爱心队每年所需的经费大约是四五万元,除了相关部门补助外,剩余的部分都需要志愿者自筹。“做活动出力还出钱,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卢秀毅说道。 对一般的志愿服务队伍而言,所需的经费较少,尚且能“勉强度日”。但对于民间救援队来说,经费不足可能会对自身安全造成威胁。 在2017年8月,厦门曙光救援队奔赴九寨沟地震灾区救援期间,一台老旧的救援车在下坡时,刹车突然失灵。“我们都知道设备老了,该换了,可钱从哪里来?”曙光救援队队长王刚反问。 据了解,厦门共有曙光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北极星救援队、飞鹰义务救援队四支注册在案的民间救援队伍,生存处境均不容乐观。救援队的经费来源基本依靠众筹、赞助、政府支持和自筹,其中队员自筹的比例很大。 以北极星救援队为例,每年队伍会留下部分储备资金,用于参加外地重大灾害的救援活动。厦门范围内的小型救援所产生的费用,如油费、装备费用都由自己出钱。 蓝天救援队队长水草介绍,一场救援,十几名队员开着救援车,有时一出动就花费几千元。跨地域救援的费用则是上万,甚至几十万。救援装备需要更换时,经费更是紧缺。有的本应淘汰的绳索还一直在用,是为了节省开支。 缺乏可持续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队伍建好了,活动频繁开展,但马上又面临促进队伍深度发展的问题。 书香邮差志愿服务队队长胡嘉兴表示,服务队做的是图书漂流活动,志愿者们把募集来的图书送到岛内外有需要的偏远学校,让闲置的图书“动”起来。但志愿者发现,随着学校设施条件的逐步完善,学校已经有能力自主采购书籍,需要闲置图书的学校越来越少了。这意味着,志愿服务项目需要转型。 类似这样的难题还有很多。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服务队负责人的“抱怨”。他们表示,活动过于零散,没有固定活动、缺少骨干志愿者支撑队伍、缺少培训、志愿者难提升、事事需亲力亲为……谋求志愿服务队伍的可持续长久发展,是有一定基础的志愿服务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
相关阅读:
- [ 03-03]厦门注册志愿者超70万 “3•5”学雷锋活动月启动
- [ 03-02]厦门注册志愿者超70万 “3•5”学雷锋活动月启动
- [ 03-01]精准服务 厦门翔安志愿者用行动生动诠释雷锋精神
- [ 03-01]厦门注册志愿者超70万 累计记录志愿服务586万多小时
- [ 02-28]携手志愿者欢庆元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