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乡村旅游业赋能农村新发展

2019-02-12 07:38:57林雯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推动产业升级 培育人才队伍

2月7日,大年初三,位于翔安区新圩镇的大帽山境田园综合体开门迎客,专门为喜迎新春举办的“福到宛厝”游园活动赚足人气。今年春节前,大帽山境田园综合体二期开业,80余间高端精品民宿进入春节旅游市场,引发了热烈的市场反应。据民宿经营方介绍,离春节黄金周还有一个星期时,大帽山境的客房销售就已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二。

大帽山境进入市场,不仅首开厦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端精品民宿的先河,更标志着厦门的休闲农业产业已经全面步入了转型升级阶段,“小、低、散”的休闲农业点正式成为过去式。市委、市政府从顶层设计入手,科学划定休闲农业发展路径,着重突出厦门地域特色和文化创意,集中资源打造注重游客参与体验的集约型、精品型休闲农业项目,进一步提升厦门休闲农业独有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众人拾柴火焰高。从2017年开始,市政府积极引导市属、区属国有企业采取整体规划、成片开发的方式,投建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马加鞭生成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大型休闲农业项目。到2019年春节前,除特房集团投建的大帽山境项目已对外营业外,象屿集团投建的香山乡苑项目一期也已基本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最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体验及农耕文化普及场所。纵观厦门如今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以种植、观光、采摘、农家乐、民宿、教学实践等为主要特色的各类休闲农业项目相继进入市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为了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人才供给,厦门农业部门不断开展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理人、从业农民为对象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培训,截至2018年年底,已培训本地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超过400人次,基本做到全市休闲农业点的全覆盖。不仅如此,厦门还积极落实人才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通过多种方式返乡兴业,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形成以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

科学规划引领 加码扶持政策

关注厦门“三农”发展的人们不难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轻人陆续加入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产业建设队伍当中。实事求是地说,年轻人敢于在新领域里甩开膀子开疆拓土,不仅仅因为他们看好产业的未来发展,更因为各类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给了他们莫大的信心。去年8月份,厦门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将休闲农业作为厦门重点推进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建设一批具有生产、观赏、体验、游乐等功能配套的特色产业小镇、现代农业庄园、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生态农庄、风情旅游小镇、慢生活休闲基地、乡村精品民宿,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观光农业、森林人家、农家乐、水乡渔村、花海公园等乡村旅游业态快速发展,打造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在另一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市级重点示范村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厦门更是明确将休闲农业规划进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的发展路径,提出8个重点示范村在加强原有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的基础上,结合休闲观光,开拓农业主题休闲游,促进个性化发展,打造四季有花、有果的休闲农业新格局。值得关注的是,曾一度遭遇发展瓶颈的民宿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意见》提出以“合作社+企业”、村民自办、社会资本介入等方式,加快民宅流转,按照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红“三个统一”的模式,带动民宿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厦门将在民宿建设方面下功夫,进一步丰富休闲农业业态,以留住人、拉动消费为目标,推动产业健康向好发展。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正成为厦门极其重要的一步棋。日前通过评审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施规划》,既对厦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所需建设的产品体系、项目提升、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实施方案等领域进行了合理规划,符合厦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也对厦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进行了剖析与定位,符合厦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需要——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海,记得住乡愁”为主题,以“产业重建、人口回流、乡村振兴”为手段,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