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 > 正文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去年厦门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全省第二

2019-02-11 08:39:45林雯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科学规划

系统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科学的顶层设计说起。厦门最初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就坚持同时满足两项要求——既对接落实好国家、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有关精神,又要立足厦门、体现厦门特色,《厦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出炉,为厦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地规划了路径。随后,厦门又制定出台《厦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及工作纲要》,确定了城乡融合、都市现代农业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12项三年行动计划和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等两项三年工作纲要,把三年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到分年度目标任务,系统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确保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章可依,稳步有序推进。

以“梯次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彰显亮点”为原则,厦门确定了8个乡村振兴市级重点示范村、12个市级示范村,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市级重点示范村产业发展的意见》。展望未来,8个市级重点示范村将突出发展重点产品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业”格局,力争实现三个“一批”,即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绿色生态的品牌产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项目带动

百利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园等一批大项目已投入运营

去年下半年,厦门市重点项目百利现代农业科技园的智能化玻璃温室建成并投入生产,今年农历春节前,园区生产的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在百利现代农业科技园内,能够对标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农业生产设备每天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充分解放人力,实现科学种植,这里将建成一个集农业生产、科普教学、旅游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农业基地。

百利项目的建成,是厦门实施项目驱动,加快打造千亿产业链所成功走出的一小步。2018年厦门乡村振兴千亿投资工程项目完成投资55.23亿元,在产业项目方面,百利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园、大帽山境休闲农业文旅度假村、果乐园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已投入运营,禾沣(五峰)农业文旅生态园和香山乡苑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期基本建成,怡园鑫果类蔬菜智能化生产基地、捷圣种植园特菜基地等都市现代农业项目发展良好。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自来水改造、农村公厕、“四好农村路”等均有项目完工。以滨海小学、新店中学扩建项目等教育项目为代表的社会事业项目也纷纷建成。

强化保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2018年,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单位的厦门交出亮眼成绩单,多项工作进度位列全省第一。据市农业局昨日介绍,去年12月10日,全市318个村(居)及2522个有独立资产的小组已率先全省将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录入全国系统。厦门科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一次具体实践,这对于完善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农民为自己的幸福努力奋斗。为了帮助农民实现自我提升,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厦门市农业局打出了一记保障帮扶组合拳,一方面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8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专题培训5000多人次、渔民专题培训1450人次;另一方面,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推行订单式、项目式和自主式等培训方式,对转产转业农渔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全年对超过3000名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转移培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