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教育 > 正文

提升“软实力” 厦门集美研学体系再创新

2019-01-17 17:07:46林毅彬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提升“软实力”集美研学体系再创新

集美培养专业导师,启动“大学生研学导师培养计划”

东南网1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实习生 曾宇姗 通讯员 吴悦文/图)以创新带动发展,以发展成就集美研学新境界,教育新时代背景下,集美研学体系内涵再提升!

近日,集美研学旅行提出新构建,以“四梁八柱”为指导,从教育初心到课程设置,从精神引领到创新创造,集美将以多样的“组合拳”,打造一套更科学更完善的研学理论支持架构,提升“软实力”,从而夯实集美研学制度体系,让“研学之都”的名牌更加响亮。

此项新构建中重要的“研学导师”就被提上日程,以打造“研学之都”专业储备队伍为重点的首期“集美区大学生研学导师培养计划”,前段时间在集美悠度城市营地隆重开班,活动得到了集美学村各大院校鼎力支持,在校大学生积极响应。经过严格筛选,从近千名大学生中甄选出50名学员参训,最终有34名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培训合格,获得了由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颁发的“初级研学导师证书”,并入选集美区研学导师库。

在“集美区大学生研学导师培养计划”开训大会上,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吴吉堂局长就指出,“导师”是研学路上的领路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大学生研学导师培养计划是为了探索研学导师培养的有效途径,确保研学旅行的安全和研学质量效果,也为了充分利用厦门及集美大学在校大学生众多的优势,为有兴趣、有潜力的在校大学生创造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在毕业后提供就业甚至创业的机会。

作为集美研学产业链条的重中之重,研学导师队伍的建设将围绕“明、善、乐”的理念,培养导师明理明智、寓教于乐、寓教于行。这样的“软实力”建设,让集美研学旅行将越来越成熟,集美也将打造具国际视野的“集美IP”,打造“研学旅行泛营地化”,提出“升级集美学村”,整合衣、食、住、行、学、玩的辖区资源,通过1个研学总部+29个研学课程基地将整个集美打造成“全世界最大营地”的研学泛营地,吸引更多海内外学子到集美来。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主办,厦门市集美文教区管委会协办、厦门悠度营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1引进“四梁八柱”夯实集美研学体系

研学之路,创新中不断前进!

集美研学旅行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不仅成立了研学总部大楼,而且还是大陆唯一对台研学旅行基地。以研学总部大楼为“大本营”,集美区正全力打造“研学旅行泛营地化”,构建集研学旅行产业园、研学旅行主题营地、研学旅行泛营地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研学旅行产业。

在开训仪式上,吴吉堂介绍,集美研学增添新内容,将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结构的“四梁八柱”引进其中,作为提纲挈领。提起“四梁八柱”,本意是依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强调建筑要有一个基本的主体框架。

吴吉堂说,为促进研学产业的稳固发展,集美研学旅行将以此为基准,致力于将研学旅行构建从区域层次的“梁”到空间层次的“柱”,不断发展完善,步入新的阶梯。

2研学旅行回归教育本意调动社会学校家庭参与

引入“四梁八柱”理念,在接下来的研学旅行构建中,集美将从四个方面来打造“四梁”。

吴吉堂强调,要先厘清研学旅行的“教育初心”即教育和传承,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参与,能够全方位地回归教育的本意。

所以,集美研学在具体项目上将从四个重点方面来打造,重点打造“营地建设”,在研学之旅中,得营地者得天下。营地建设是集美研学产业的核心,采用“1+X”模式来丰富营地,旨在打造别具一格的“五星级营地”。目前,集美已形成“1+29”泛营地模式,让孩子全面深入展开研学之旅。

同时加强“课程为王”概念,注重课程研发,目前集美多个研学课程基地涵盖了共600多种课程,其中有传统的学习课程、移动课堂和分享型课程,以有理论有体验的课程模式来展现集美研学课程的强大研发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尤其在研学旅行之中,其是接触“学生”的第一人,“研学导师”更是不可或缺,吴吉堂说,本次“研学导师”的甄选跳出了老师与导游的标准,注重的是教师在“价值引领”“人格塑造”“知识传递”“ 能力培养”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同时强调研学导师应该有“大智”“大爱”与“大德”。

在“八柱”方面,则分为精神引领、拓宽视野、科学策划、高投入度、增强互动、朋辈辅导、创新创造、总结提升八个重要方面。“这样的研学架构体系,将丰富集美研学内容,也有助于‘研学旅行泛营地化’集美研学模式的打造。”吴吉堂解释说。

3入选“研学导师”须经过层层筛选

集美研学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生打卡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集美已接待400多万研学师生。而传统的导游难以完全胜任研学导师的职责,使不少研学旅行产品变成了游而不学,变成了春秋游,偏离了体验式教育和探究式学习的主题,难以保证研学旅行的质量。

所以,培养一批集策划师、导游、安全员于一身的综合性专业人才,能够“在成人之美中成就自己”,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这种软实力的提升,是研学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保证,所以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研学导师队伍显得格外重要,开展研学导师培养计划势在必行。

本次活动中,吴吉堂就表示,随着研学旅行得到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特别在研学资源极为丰富的集美区,研学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外教育和学生素质教育形式,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他鼓励青年学子抓住此次机遇,迅速提升自己,力争成为一名具备专业素养的研学导师。

为此,本次培养计划将在成立研学导师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开展研学旅行专业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该计划是探索研学导师培养的有效途径,确保研学旅行的安全和研学质量效果,也为有兴趣、有潜力的在校大学生创造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在毕业后提供就业甚至创业的机会。

本次培训执行机构悠度营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李正煌总经理介绍,悠度营地教育作为专业的营地教育和研学旅行服务机构,依托厦门及周边,特别是集美得天独厚的研学资源,在国家11部委研学旅行政策文件出台之前,就已经自建多个不同主题的青少年营地,聘请两岸专家团队开发研学课程,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研学团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首期遴选了50名大学生参与培训计划,他们可是从近千名大学生中脱颖而出的。招募信息在集美各大高校发布后,各院校领导大力支持,学生们纷纷响应。近千份简历雪花般飘来,主办方通过甄选,对优秀的简历进行通知,随后发送心理测验让学生填写,通过测验者通知面试。“我们要保证进入培训的学生品行皆优,且对研学旅行行业专业对口,涵盖了很多人文和理工类专业,其个人也要有兴趣。”承办方工作人员介绍。

4如何打造有品质的“未来导师”?

研学导师如此重要,如何打造有品质的导师?

据了解,此次参训的50名学生全部来自于集美区各大本科院校,大一至大四均有分布,涵盖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体育专业、工业设计、美术等多个专业。

培训历时4天共40课时,邀请了台湾知名专家、教授及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学导师团队讲课,主要以理论+体验式的课程方式开展,内容涉及研学政策解读、行业分析、沟通技巧、研学课程研发、落地实操等方面,让学员构建理论基础的同时,学习带队技能,培养研学导师必备的知识能力。同时,加入了团队建设、训练、挑战、竞赛等内容,提升大学生们的实战能力。

最终,34名学员顺利通过考核,由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颁发“初级研学导师证书”,并被选入集美区研学导师库。承办方介绍,针对这些通过考核的在校大学生,将给予提前接触社会,锻炼身心的机会,在毕业后给予就业甚至创业的机会。

参与此次培训的李想同学,来自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他说,“教育无小事,研学导师责任重大”,将来要用自己的行动、言语去感染小朋友,让他们不虚此行。

来自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的喻环同学认为,经过培训,懂得“立德树人,培育人才”的重要性,作为研学导师应当以身作则,学为人师,先己后人。要做一个有创意、有道德的导师。

据介绍,这些持证研学导师将为集美研学提供强大而稳定的师资保证,从软实力进一步助力集美打造“研学之都”。

链接

借鉴古法“研学教育”促进研学产业质的飞跃

“研学旅行”的导师教育模型,其实有源可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曾带领学生到各个诸侯国游学;近代,陈嘉庚办集美学校时,曾组织过“海童子军”游学,对于适合现代社会发展与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方式,国人在思考与探索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加上近年来,研学旅行得到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研学热潮势不可挡。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还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参与研学的学生规模达到1.78亿人次,而研学导师队伍却较为薄弱。

作为百年学村,集美不停地走在研学旅行的实践路上。1999年起,集美组织过中小学生进行户外拓展教育活动,专门策划艺文、自然、传统礼仪、集美历史等室内课程,并融入了“明”“善”“乐”的教育理念。

在2010年后,集美研学旅行的对象再次被拓宽到国际学生。集美依托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曾进行不同的文化教育实践,如将高校里的海外生带出校门、深入集美的“印象侨乡”系列活动,以雕塑、书法为载体的大社文化体验课程等。

此外,集美举办众多夏令营、冬令营,设计出满足不同年级的精品课程,并吸收剑桥、牛津等名校学生,让国内学生不出国门,就有机会进行国际交流。这让文化走出去,引进全球资源,为教育和旅游增添多元文化特色。

集美研学的发展正是顺应了这股“东风”,未来,将进一步通过培训扩大持证研学导师队伍,使研学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