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建立农资监管信息平台 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2019-01-11 22:51:08林雯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保障食品安全

市农业局建立农资监管信息平台

厦门日报讯 (记者 林雯 通讯员 周新武)近年来,厦门市农业局把农资产品纳入农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信息化监管,目标是在2020年前,将厦门市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种子等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福建省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农资产品产、购、销、用全程可追溯。此外,市农业局通过强化农资打假、优化监管手段、创新宣传模式、广泛教育培训等措施全面“净化”市场,力保厦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更让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农资打假执法必严

为强化农资打假,厦门市成立了农资打假联合行动协调小组,成员包括市农业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质监局、海洋与渔业局、供销社等部门,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农资打假执法必严。市农业局深入实施《2018年厦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以“属地管理、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针对假冒伪劣农用物资开展一系列大力度的专项治理。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全市农资质量执法抽检计划,去年一整年,农业部门在重要时间节点和春耕农资购销、使用高峰期,以农资主要销售使用地区和投诉热点地区为重点,加大农资执法检查力度。2018年,全市出动农业执法人员1900多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门店370多家次,处理投诉举报8起,强力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资、未登记农药、标签不规范农药和制售添加隐性成分等违法行为。不仅如此,市农业局还采取市区联合抽查、分区检查的方式,对随机抽取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改正到底——一记高强度执法和“双随机”抽查的组合拳打出,强有力地净化了全市农资市场。

优化监管平台农资追溯体系全面升级

厦门是全省第一个试行“互联网+农资监管”模式的城市。由厦门自主开发的农资信息监管平台已成功录入15000多个批次数据,农资企业若有违法经营行为,监管人员顺着平台数据,就能顺藤摸瓜揪出“元凶”。2015年,福建省农资监管信息监管平台上线,厦门市农资信息监管平台又率先并入省平台,截至目前,纳入平台监管的农资企业有186家。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的监督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结果来看,这些纳入平台监管的农资企业不仅认真做好商品备案及采购和销售台账记录,利用平台开发的手机App功能,企业还能实现重要农资商品的实名购买。这意味着重要农资产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在厦门实现了全程监管。厦门因此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农资商品的“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

实事求是地说,接受线上平台监管的企业,需要更加劳心劳力,但是,不少厦门农资企业却愿意主动接受监管。这个好现象的背后,其实是科学管理在起作用。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线上执法巡查与线下稽查相结合、奖励补贴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培训动员与完善制度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发动企业主动参与到农资信息监管平台建设中来,同时,确保农资企业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厦门农资追溯体系建设全面升级。

广泛宣传培训

强化从业人员诚信意识

一方面是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手段,另一方面,农业部门也在积极思考,如何能够更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农资经营人员的守法诚信意识。去年,市农业局先后举办5场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农资信息平台操作技能、农业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兽药和饲料等,培训农资从业人员320余人次、执法人员70余人次——这些培训均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专家现场答疑解惑,从结果来看,“接地气”的培训方式广受农业人员的认可,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执法人员的能力,也从本质上增强了广大农业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去年6月15日,一场主题为“规范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农业普法进校园活动在同安区五显镇竹山小学拉开帷幕,为了让这些从小生活在乡村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厦门农业部门别出心裁地“投其所好”,专门设计了一批印有农业普法小知识和图案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发放给孩子。农业部门希望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方式能让孩子们对学法守信有更深的认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