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凝聚力量。(郭和平 摄) 强化典型培育 “五种模式”提升党建样板村 冬日的晨光刚刚为大嶝街道双沪社区东北角的一处居民小区镀上金色,房屋底层的店面便响起了缝纫机的声响。厦门悦雅萱服饰有限公司的王美璇领着同样是退养渔民的姐妹们,在“社区工坊”的工作台前忙碌着。小区配套建设的24间共1600多平方米的店面,正引进无污染、不扰民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成为现实。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这一被《经济日报》热情点赞的翔安区全省首创的农村宅基地建设分配新模式的“四统房”,最耀人眼眸的,其实是紧挨着“社区工坊”的社区党群服务站,里边,一面面党旗辉映的也是翔安党建富民强村的崭新思路。 翔安南部新城纵一路以东的一片逾5亩的空地上,昨日几名工人也在劳作——欧厝社区“四统建房及其配套设施”,今年9月将在这里拔地而起。翔安的第二处“四统房”,除了将容纳更多住户外,锁定的也是同样一个初衷:利用底层商业店面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让更多的村民受益。 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抓手,翔安“党建富民强村”的庞大工程,就这样坚实地构建起来。连片发展、资源开发、物业经营、乡村旅游、村企共建“五种模式”,也被外界津津乐道。 同时扑入人们眼帘的,是如今已经在翔安脱颖而出的16个“党建富民强村”典型点:新店镇大宅火龙果“党建富民强村”示范基地、面前埔村“七彩田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地、锄山乡村党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地和新圩镇“一村一品”富民强村基地等,欢歌笑语;大嶝街道双沪“四统房”和新圩镇金柄村光伏发电等发展项目,由于打上了“造血”的烙印而广受赞誉。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建富民强村”系统工程能否真正戳进老百姓的心底,还是与那一个个维系着他们笑容的数字有关。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年,翔安全区所有村(居)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5万元以上,其中23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30万元。 |
相关阅读:
- [ 01-04]今日起 厦门翔安区委启动第六轮第三批巡察
- [ 01-03]厦门翔安区阳塘小学:生态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 [ 01-02]南音教学示范基地 首次设在厦门翔安幼儿园
- [ 01-02]爱国奋斗群英领翔 厦门翔安区践行新时代使命与担当
- [ 01-02]厦门汀溪水库群至翔安原水管道工程全线贯通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