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 > 正文

厦门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

2019-01-02 10:00:41李晓平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人工智能产业链力争后年基本完善

《厦门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出炉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李晓平)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我们这个时代呼啸而来,不仅正成为资本市场的“必争之地”,也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规划。厦门于日前重磅发布的《厦门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以下简称《计划》)明确,力争到2021年,厦门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在智能芯片、云计算能力、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上要取得进展,在制造业、公共信息安全、交通、金融、健康医疗等领域积极推广应用,全面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链基本完善。

发展蓝图】

未来三年

人工智能研发

投入超2亿元

增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能力,在智能芯片制造、云计算、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

建设2个以上人工智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人工智能研发投入额超过2亿元

扩展

人工智能

应用场景

在制造业、交通、公共信息安全、金融、健康医疗等重点优势领域率先试点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智能城市,在教育、家居、旅游等其他行业积极推广人工智能应用;推出高水平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形成不少于10个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性项目。

形成完整

产业链

集聚典型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50家,形成3个左右汇聚科研、生产、生态等要素,产业配套完善、辐射能力强的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累计引进50名以上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培养1000名人工智能各类人才,培育5家以上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超100亿元,协同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厦门发力

六大领域

重点工程

当前,厦门正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交通、公共安全、金融、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全面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实现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力争把厦门建设成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接下来,厦门将建设六个领域的重点工程,涉及引进高端人才、关键技术攻克、产业载体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和人工智能惠民工程。

引进

高端人才

政策向人工智能领域适度倾斜,重点引进芯片、机器学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等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三年内累计引进50名以上高端领军型人才,培育各类人才1000名以上。

关键技术

攻克

加大基于深度学习的类脑视觉传感器、类脑计算芯片等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推进视频、图像处理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传统工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力争到2021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围绕重点领域应用形成一批价值高、可推广、易转化的突破性成果专利,试点验证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服务。

产业载体

提升

力争到2021年,建成3个左右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

人工智能

应用

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工业及服务业的融合应用,促进形成人工智能新业态。力争到2021年,打造20个以上高水平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形成不少于10个可对外推广的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全国性示范项目。

创新

服务平台

发展

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共享平台,围绕智能语音、机器视觉、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健康医疗等人工智能关键领域建设厦门市人工智能孵化服务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或团队落户厦门。到2021年,建成2个以上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人工智能

惠民工程

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惠民利民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动“数字厦门”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公共服务智能数据平台的建设,依托各领域智能化升级,全面提升智慧治理水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