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从露天堆放到100%无害化处理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厦门市容环卫部门实现跨越发展,扮靓城市容颜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李文林)冬日清晨,初升的太阳,穿透薄雾,将厦门高颜值的轮廓,勾勒得愈发清晰。在各个角落,上万名城市“美容师”,正忙着为城乡环境“梳妆打扮”:在大街小巷清扫路面、转运垃圾,在海面上打捞海漂垃圾,在垃圾焚烧厂处理垃圾……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市民创造干净整洁舒心的环境。
四十年风雨兼程,四十年春华秋实。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厦门的市容环卫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厦门市容环卫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三年提升行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打造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作出了积极贡献,也让市民因环卫水平的提升,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键词:日新月异
从“美丽的脏厦门”到“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
上了年纪的厦门人可能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厦门,虽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却是以脏乱差而闻名,被人们戏称为“美丽的脏厦门”。
环卫退休职工老杨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时说,当时各个路口垃圾堆一处一处的,街道两旁的电线杆下、绿地上常有垃圾包出现,走几步就可以见到。“当时环卫基础设施很差,没有正式的垃圾处理场,再加上人们卫生意识不强,垃圾越堆越多,甚至一度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老杨说。在1990年,第一次全国卫生城市检查时,厦门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名列倒数第四。受了这次打击后,厦门痛定思痛,决心改变垃圾收运处理的落后面貌。
20世纪90年代初,厦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创卫行动。清洁楼、垃圾堆肥场等一批在当初较为先进的环卫设施先后建成投用,许多市民也自发加入到创卫队伍,拿起自家扫把,从楼道扫到街道。1995年全国卫生检查的时候,厦门一跃登上了全国第一的宝座,1996年厦门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在许多人看来,这次创卫行动,可以说是厦门人环卫意识的一次大觉醒,为后来的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后,厦门在市容环境卫生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改革开放四十年,厦门的环卫行业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粗放到精细,从单一到综合,从经验到科学;从城区到农村,从陆地到海域,从平面到立面的沧桑巨变。人们投放垃圾的习惯,从随意堆放到现在的分类投放;道路清扫保洁,从靠“扫帚板车”,到现在机械化清扫率超过85%,清扫面积也从100万平方米扩大到4200万平方米;垃圾处理,从最初的填海、填地的有害处理方式,到现在的100%无害化处理,年无害化处理能力从0吨跃升到183万吨;海域保洁也从无到有;环卫公厕从54座增加到现在的747座。
厦门,也早已摘掉“脏帽子”,蜕变为“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关键词:敬业奉献
传承环卫精神当好城市“美容师”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不论作业模式、作业范围如何变化,在环卫行业,始终不变的,就是环卫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敬业奉献的环卫精神。
为了给清早上班的市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在人们还在熟睡之时,海沧环卫工人陈妙华早已踏上了赶往保洁区域的路。不管是寒风肆虐,还是大雨倾盆,凌晨4点钟,她总是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面对又脏又累的环卫保洁工作,陈妙华一干就是十多年,她保洁的路段,路面洁净,是环卫工人学习的样板。2015年,陈妙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她看来,“这是对厦门环卫人的认可”。
每年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是,对于环卫人来说,意味着坚守。今年39岁的樊伟锋,从后坑垃圾压缩站建站之日起就入职,到现在整整19年。19年来,每年除夕和其他重要节假日,樊伟锋都和同事一道坚守在岗位上,确保岛内的垃圾能够及时转运出去。
2016年9月15日,农历中秋节。超强台风“莫兰蒂”带着狂风暴雨,正面袭击厦门,全城遭受重创。厦门的环卫工人是最早投入抢险救灾的力量,随着抢险救灾工作的全面铺开,全市垃圾量急速蹿升,屡创新高,9月19日达到创纪录的9000多吨,是平日的两倍多。环卫工人们克服停水停电、厂房受损、设备受损、道路阻塞、通信不畅等重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恢复生产,并持续24小时超负荷、超常规作业,圆满地完成了垃圾清运、处置的重任,让厦门没有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有力地保障了厦门灾后重建的开展。
在服务保障厦门会晤的工作中,广大环卫战线的干部职工,也始终任劳任怨,默默坚守在岗位上,让厦门以整洁有序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为厦门赢得了无数掌声和赞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环卫队伍中,如1992年出生的欧祺达,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海上环卫工人;同样是“90后”的湖里环卫工人王进川,也已经扎根环卫行业5年多……在他们身上,同样能看到环卫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看到年轻一代环卫人的别样风采。
关键词:改革创新
坚持与时俱进
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征程中,厦门环卫部门坚持与时俱进,抓住行业重点和难点,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面临着生活垃圾量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为破解这一难题,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厦门从2013年开始,按照试点先行原则,逐步推行垃圾分类,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更加细致、科学,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成效也更加显著。可以说,这项工作,也给厦门环卫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厦门着力构建“垃圾前端、中端、末端处置一体化”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新模式,不仅要在源头(家庭、单位)实现垃圾的分类投放,还要在垃圾的收集、转运以及处置阶段实现全程分类。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厦门形成了“五全”工作法和“七个结合”经验,在立法、教育、末端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多个全国首创。2017年11月30日,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厦门成功召开,之后有上百个城市前来厦门考察调研。2018年,住建部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厦门连续三个季度排在全国第一。
近年来,厦门环卫部门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推进环卫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管,推进市容环卫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全面提升市容环卫质量水平。2016年,过去由市市容环卫处负责作业的东部固废中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后坑垃圾压缩站、海上环卫管理站等环卫基础设施,改由市政集团负责,实现了经营管理责任的转换。这样一来,市市容环卫处就从过去的“干管一体”转变为专职监管,大大强化了行业的监管力度。
背街小巷是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其卫生状况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品质。为了解决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脏乱的老大难问题,环卫部门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变原来以“看”为主的直观感受评价,对背街小巷卫生保洁专项考评采用“过磅称重”“以克论净”的方式进行,同时,考评工作全部委托第三方测评机构实施,并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对排名靠前的街巷,给予保洁责任单位资金奖励,对排名靠后的街巷,要扣减责任单位相关保洁经费。这一机制创新,激发了作业单位的活力,背街小巷环卫保洁水平逐步提升,“门前三包”不断落实到位,街容街貌明显改善。
工作人员打开电脑,就能查看全市餐厨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全过程,不仅有实时的视频画面,还有数据分析等。这是厦门环卫部门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提升行业智能化管理水平的一个写照。目前,厦门已建成了智慧环卫一期、二期平台。其中,智慧环卫一期(餐厨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在2017年度中国智慧环卫优秀示范评选中获得“智慧环卫政府应用奖”;智慧环卫二期包括基地综合监管、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综合管理、市容环卫作业智慧考评、生活垃圾处置费征收管理等模块,有力促进了环卫业务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
展望
明年厦门有望实现
原生垃圾
“零填埋”
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市容环境卫生行业而言,人民不仅需要更干净整洁的城乡环境,还对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环卫人的奋斗目标。
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厦门环卫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加大考核评价力度,进一步建立垃圾精细化分类机制,不断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使厦门垃圾分类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设施建设方面,环卫部门将进一步提升完善环保设施和引入建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环卫监管设施,继续推动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建设,力争在2019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厦门有望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的目标;此外,环卫部门将进一步推动背街小巷卫生保洁专项考评向岛外区域覆盖、“公厕革命”、新能源环卫车辆应用、智慧环卫三期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行业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