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体 > 正文

2018厦门集美区社科论坛暨第二届学村文化研讨会举办

2018-12-24 21:20:39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坚守精神载体 建成开放式“教育博物馆”

集美学村是嘉庚精神的载体。华侨博物院原院长陈毅明认为,陈嘉庚先生陈嘉庚先生历尽艰辛,花费数十年建设形成规模宏大的集美学村,是中华民族精神内化成自觉意识和思想的具体行动。她建议进一步拓展集美人文建设,丰富和延伸集美的历史记忆,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作为一名新集美人,集美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厦门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臧艺兵被这方土地深深感动。在他眼中,集美学村是具有完整教育体系的历史存在,是自然教育的传统延续,是全方位的社区生活的体现,是多角度的旅游资源的聚集。“集美学村建成了完整教育体系,是中国百年教育的博物馆,应该把集美学村建成一个开放式的教育博物馆。”他提出,集美学村具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学村建筑、历史文献都存在且质量很高,整个学村就是一个天然的博物馆,空间、建筑本身就是要素,这在中国其他地方找不到。他认为,嘉庚精神不仅是本土的,更是全世界的,嘉庚精神的时空影响非常广泛,“集美学村是真正体现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教育基地。”

挖掘历史足迹 整理集美学村相关文献

陈嘉庚留给集美学村的最后一栋建筑遗产就是“道南楼”。道南楼的命名来自“吾道南矣”,表明中华文化文脉的向南延伸。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仕平讲述了“吾道南矣”的典故,以及陈嘉庚对于儒家文化、“吾道南矣”文化意识的传承。他认为,“载道南来”蕴含陈嘉庚对中华文化再辉煌的寄盼,也寄予着学村带动区域文化崛起的愿望,应该挖掘学村“吾道南矣”文化意识的价值意义。

大量国内外政界学界名人都曾在集美学村留下足迹。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董立功认为,应该广泛搜寻整理这些名人在日记、书信、文章中留下了的关于集美学村的记载,作为研究集美学村的宝贵资料。

2017年, 集美学村入选福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陈嘉庚纪念馆副馆长刘晓斌认为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要坚持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形式进行保护开发。

集美文史研究者陈新杰认为,集美学村文化具备申报世遗的价值要素,希望集美学村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延伸产业触角构建学村文化品牌

福建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袁勇麟从产业角度切入,提出推动学村文化创意转化与发展的几点建议。他认为,集美学村文化有很多“宝藏”,可以借鉴台湾文创发展的经验,深挖学村文化的名人资源、海洋文化资源,建立名人纪念馆、海洋文化体验馆等等。此外,集美学村得天独厚的研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对接研学旅行的市场,进行配套提升。另外,以“高雄国际钢雕艺术节”等活动为借鉴,集美应该对学村资源进行整合创新,打造有影响、有创意的节庆品牌,让市民游客共享文化意义。

“学村文化传播未来将勾连起涵盖内容生产、产业形态、消费场景、意义再创等全域性的传播生态。”集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惠蓉对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下学村文化的传播机制进行研究,她提议,地方政府应将“地方感”作为学村文化甚至当地文化产业建设的核心指标之一,要分析文化产业主体人员内部的“地方感”形成的文化效果。同时,小众是建构“地方感”的核心力量,应关注小众效应,从整体上提升地方品牌形象和文化竞争力。

集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白丽灵认为,传播嘉庚精神要致力于构建学村文化品牌。“将嘉庚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保存、承续嘉庚元素的建筑色彩,实行嘉庚元素的一条龙教育,利用端午龙舟赛事、嘉庚诞辰纪念日、集美学校校庆等节事活动塑造学村形象,打造传播学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