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 > 正文

厦门推进渔港渔业转型升级 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

2018-12-24 08:04:10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接轨国际

小渔船装上先进船载定位终端

12月11日,市渔港渔船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和信息集团的技术人员来到翔安区小嶝社区,为港口内停泊的新造玻璃钢渔船安装最新的船载定位终端——这个船载定位终端是专门根据厦门小型渔船的特点定制的,设备上的太阳能电池充电一次可连续使用20多天。对渔民而言,定位设备的最大功能是能够提高航行安全性,“渔船在海上如果靠近其他船舶,对方的系统能够识别到,就能提前避免碰撞。”刘巍告诉记者,过去小渔船如果在海上遇险,只能被动地等待过往渔船救援,但是有了新设备之后,遇险渔民只要按下设备上的报警按钮,报警信息就能直达渔监部门的后台系统,甚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看到每一艘渔船的定位和动态,这能很大程度提高监管效率和救援速度。

目前,厦门登记在册的渔船仅有1000余艘,实事求是地说,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厦门的近海捕捞业并不发达。但是,厦门却偏偏是全省第一个将船载终端装船试运行的城市,这恰恰反映了厦门渔业主管部门对渔业生产安全和渔民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刘巍告诉记者,船载定位终端仅仅是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及渔港动态管理系统的其中一环,市渔港渔船管理处已经结合厦门实际状况,按照厦门“智慧海洋”建设标准规范,充分整合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渔港动态管理系统资源,进一步加强对渔业信息装备的建设。目前,厦门海洋渔船通导与安全装备及渔港动态管理平台已经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首次大规模渔船更新改造

实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能“双提升”

老、破、小,是许多厦门百姓对本地近海捕捞渔船的固有印象。但是,今年8月16日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后,很多人意外地发现,从厦门海边驶出的不再是破旧的木质渔船,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蓝色玻璃钢渔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渔船生产效率,提升渔船安全性能,今年,厦门渔业主管部门启动了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第一次大规模渔船更新改造工作。刘巍告诉记者,对于新船船型,渔民有两种选择,一是采用闽南海域传统的渔船造型及工艺、适合厦门渔民作业习惯和海况特点的传统木质渔船;二是安全节能系数较高、维护保养成本较低的玻璃钢渔船。玻璃钢渔船的造价较木质渔船贵1/3,但在使用年限等方面有很大优势,因此获得了多数渔民的青睐。为了加快推进渔船更新改造工作,市渔港渔船管理处展开“下沉式”服务,把“办公桌”设在岛外渔民家门口,直接进村入户为渔民办理建造检验、审批办证等多项业务。现在,随着新渔船陆续建造出炉,厦门渔船整体安全技术状况实现了质的飞跃,更进一步确保了渔民能够安全生产、劳有所得。

为了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厦门渔业主管部门科学谋划,打出“改造减产”组合拳——一方面通过更新改造提升厦门渔船的整体性能,一方面帮助有意向改行的渔民减船转产。市渔港渔船管理处将工作关口前移,工作人员到一线开展渔船监督拆解、证书注销等业务,并积极为转产渔民申报补贴资金,为渔民上岸再就业展开新生活扫除后顾之忧。

白海豚保护

推动厦漳泉三地联手合作

白海豚在海中嬉戏畅游,它们身后,是厦门人引以为傲的鼓浪屿——这张照片,出现在今年11月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这是继2017年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后,以厦门中华白海豚为主题的照片再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刘巍告诉记者,其实全国各地选送的以中华白海豚为主题的照片并不少见,从摄影技术上来看,厦门选送的照片水平并不是最高的,但最后能够从众多同主题作品中脱颖而出,关键还在于照片背后的故事。

众所周知,厦门居民对中华白海豚有很深的感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中华白海豚都有很强烈的保护意识,“厦门人经常能看到中华白海豚,所以自然而然人与动物间的感情就更加深厚。”据刘巍介绍,厦门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城区海域就能看到中华白海豚的城市,中华白海豚和人类的活动轨迹高度重合,这意味着,本就不容易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但一路走来,厦门的保护工作也在一路创新,今年5月,厦漳泉三市海洋渔业主管部门还共同签署《中华白海豚及栖息地保护合作机制协议书》,三地在物种观测、保护和救护等方面就此展开了协作。

能够反映保护成效的一个最直观现象就是,近两年来厦门海域的中华白海豚观测次数不断上升,厦门居民在城区海域看到中华白海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保护成效也获得了更多官方认可,今年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全国保护区评比中再次获得第一名,被授予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组织协助巡护示范单位”,这是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首次授予地方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管理部门这项称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