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学生把接受心理老师的辅导看得很自然
厦门中小学 谈“心”有一套
厦门心理健康教育是公认的“优等生”,做出不少有益探索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 通讯员 任可)25日,百名中小学校长将齐聚台北“谈心”。
“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每年轮流在厦门和台湾举行。
实际上,厦门的学校心理教育是公认的“优等生”。一个例证是,六年前,教育部选择在厦门举行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这一为期一天的会议举办的意义,可能要超出很多人意料: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有此殊荣是因为,在学校心理教育方面,厦门做了一些其他地方没有做的探索,或是做得更早更好。
“他说:我是你爸,所以我说的都是对的!”不久前,在厦门市教育局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上,一位男孩对着接电话的心理咨询师咆哮。他说,他觉得要赶快找心理老师看看,否则很担心自己马上会“心理变态”。
男孩在心理咨询热线里的咆哮,是厦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成绩:现在在厦门,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接受心理老师的辅导,看成很自然的事,甚至如同“感冒”要去看医生那样简单。而在21世纪初,谈到心理健康教育,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谈“心”色变。
厦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绩远不止于此。厦门市教育局局长郭献文说,相对于消极的“1.0”时代,厦门学校心理教育,已经进入以积极心理学为标志的“2.0时代”。
变化1
从治疗到预防
开启“幸福”教育
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让他们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在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源泉
外行人很难理解从消极到积极的质变。厦门市中小学心育办副主任高思刚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过去,学校心理教育是“救溺水者”——看到有人溺水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赶紧出手相救。现在,是要在湖边插一块牌子,预防人们溺水,或是,干脆教孩子“游泳”。
用大白话说,不能等到学生出现问题时再对他进行心理干预,而是要在问题发生前,就要使他们拥有强大的心理。
现在看来,2012年是“2.0时代”的一条分界线。这一年,厦门学校开始了“幸福”教育,也就是积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强调化解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注重强化人性中的阳光面,其区别是本质的。
但是,幸福真的能通过上课得到?当时最流行的幸福课课前热身游戏很能说明问题:老师让学生做了几个动作,譬如点点头、拍左臂右臂、拍大腿、跺脚……然后问学生:如果有一天,你失去手臂,再做这个游戏,你会怎么想?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教会孩子们:我们感到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是看到的是自己失去的东西,而没有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
应该说,这个变化预示着:厦门的学校不是寻找个性问题,而是谋求个性发展,重在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来帮助孩子建设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爱自己,善待他人,在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源泉。
变化2
从个体到环境
也“管”老师家长
具有幸福感的老师和家长,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不仅要在湖边插上“小心溺水”的牌子,这几年,厦门还努力改造湖边容易溺水的“环境”——也就是说,连家长和老师的心理都要“管”,从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几年前,金尚中学开始一个尝试,每周有一个下午,学校心理教师都要到附近的金尚社区咨询室“坐诊”,不仅如此,金尚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有一间房间是专门留给家长的。
金尚中学校长唐建生说,实际上,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家庭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尽管学校给予他们帮助,但是,孩子一放学回家又回到使他(她)产生问题的环境,这样一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根本无法持久。
在一线工作的金尚中学心理教师李远有更深的体会,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向她求救,深谈后,李远得出的结论是:孩子没有问题,是父母出了问题。
她举例说,曾有家长在暑假学校放假时打电话给她:李老师,你明天到学校去,我有事找你!李远说,可想而知,这种习惯性的命令式口气,会激起青春期孩子多大的反感。
在像金尚中学这样的学校,校方开始邀请家长到学校去听诸如“青春期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李远说,学生们很喜欢家长来学校听这类讲座,听完后,孩子通常会反馈说:老师,你讲了后,爸爸妈妈对我的态度好了很多,不过,只维持三天。
李远安慰学生说,有三天的效果总比没有强吧!有了三天的改变,相信多少也会有改变。
在厦门六中,校方启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一度还邀请一位台湾心理咨询师定期到学校为老师舒缓情绪,六中副校长戴鹭坚说,我们认为,具有幸福感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变化3
从单一到全面
渗透在各个学科中
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是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1.0时代”到“2.0时代”,作为咨询师的高思刚和他的同行一年比一年忙,他们开设的一个公益心理辅导站,原本一周对外开放两天,现在是天天开放,仍然供不应求。
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认为,并不是说咨询学生数少了,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胜利——事实上,在“2.0时代”,学生多是出于发展性需要,即他们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坚强才前来咨询。
在厦门的一些学校,不只心理课讲心理健康,还要求老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所有学科。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不会“察言观色”,那么,最终还是会削弱和抵消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换句话说,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是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案例法的校园心理剧也是厦门特色。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吴亿年认为,一个生动的案例,胜于一打抽象的理念。所谓的校园心理剧就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编成有故事的剧本,然后表演,再分享。
很多心理剧描述的困惑是学生熟悉、甚至是亲身经历,譬如说,上网的问题、男女生交往的问题。演出结束后,大家展开讨论。校园心理剧的一个妙处是它让学生跳出矛盾,从新的角度来看问题,因此获得新的认识。
在厦门市教育局的心理咨询网站,有人留言说:“我们还没有找到确定的人生方向,对于什么是幸福、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心理学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给我们以慰藉和力量。”
链接
厦门学校的
“心路”历程
教师:
14年增加14倍
2004年,厦门市为学校划拨专职心理教师编制。2004年以前,厦门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只有20多人。现在,厦门中小学拥有专职心理教师315名,14年间心理教师增加近14倍,而且,心理教师大多都是专业出身,毕业于大学心理教育专业,此外还有兼职心理教师1000多名。95%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
课程设置:
正式列入课表
从2009年起,厦门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列入中小学(中职)各年级课程表中。现在,厦门的中小学生,每两周要上一节心理课。
心理辅导室:
九成学校有设置
在厦门,不仅有九成学校设置心理辅导室,前几年还出台一个规范心理辅导室的意见。譬如说,不能在操场和洗手间附近,因为太吵闹,私密性不够,但是,也不能在太偏僻的地方,过分偏僻会加深他们的孤独感;此外,接受咨询的学生要面向门口而坐,这样会给他带来安全感,一旦看到门口有人进来,他可以选择停止倾诉。心理咨询师和学生要呈90度角,以减轻学生压力。
不少学校还走得更远,设置有宣泄室和涂鸦墙——宣泄室里备有拳击用的沙袋,或是可以击打而不会受伤的软墙及一面可以随意涂鸦的白板,压力重重的学生通过踢打沙袋,来发泄自己心中的郁闷。
【亮点】
国家级
心理健康特色校
厦门有5所
厦门有5所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有16所,全国有414所。
厦门市金尚中学
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
厦门市金鸡亭中学
厦门六中
双十中学
【互动】
心情不好?
送您解忧法
在厦门,有个专门为未成年人、家长和老师提供心理辅导的机构,名为“厦门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它是免费的。其前身是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始建于2003年,是当年厦门市委、市政府为儿童办实事项目之一。
辅导站主要提供以下几种服务方式:
个别心理辅导
(需事先预约,并带有效的身份证明)
预约时间:周三下午3∶30—5∶30;周六上午8∶30—11∶30
预约电话:
2661956
辅导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周一至周五上午
8∶30—11∶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服务地址:厦门市励志路5号,市教科院教研培训楼后楼二层
网络心理辅导
网址:www.xmsxljk.com
电话心理咨询
咨询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周一至周五晚上
7∶00-9∶00;周六、周日下午3∶30-5∶30,晚上7∶00-9∶00
热线电话:2661955
心理健康讲座
对厦门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和家长及社区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
心理危机干预
对厦门中小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