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3 从单一到全面 渗透在各个学科中 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是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1.0时代”到“2.0时代”,作为咨询师的高思刚和他的同行一年比一年忙,他们开设的一个公益心理辅导站,原本一周对外开放两天,现在是天天开放,仍然供不应求。 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认为,并不是说咨询学生数少了,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胜利——事实上,在“2.0时代”,学生多是出于发展性需要,即他们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坚强才前来咨询。 在厦门的一些学校,不只心理课讲心理健康,还要求老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所有学科。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不会“察言观色”,那么,最终还是会削弱和抵消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换句话说,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是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案例法的校园心理剧也是厦门特色。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吴亿年认为,一个生动的案例,胜于一打抽象的理念。所谓的校园心理剧就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等,编成有故事的剧本,然后表演,再分享。 很多心理剧描述的困惑是学生熟悉、甚至是亲身经历,譬如说,上网的问题、男女生交往的问题。演出结束后,大家展开讨论。校园心理剧的一个妙处是它让学生跳出矛盾,从新的角度来看问题,因此获得新的认识。 在厦门市教育局的心理咨询网站,有人留言说:“我们还没有找到确定的人生方向,对于什么是幸福、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心理学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给我们以慰藉和力量。” 链接 厦门学校的 “心路”历程 教师: 14年增加14倍 2004年,厦门市为学校划拨专职心理教师编制。2004年以前,厦门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只有20多人。现在,厦门中小学拥有专职心理教师315名,14年间心理教师增加近14倍,而且,心理教师大多都是专业出身,毕业于大学心理教育专业,此外还有兼职心理教师1000多名。95%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 课程设置: 正式列入课表 从2009年起,厦门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列入中小学(中职)各年级课程表中。现在,厦门的中小学生,每两周要上一节心理课。 心理辅导室: 九成学校有设置 在厦门,不仅有九成学校设置心理辅导室,前几年还出台一个规范心理辅导室的意见。譬如说,不能在操场和洗手间附近,因为太吵闹,私密性不够,但是,也不能在太偏僻的地方,过分偏僻会加深他们的孤独感;此外,接受咨询的学生要面向门口而坐,这样会给他带来安全感,一旦看到门口有人进来,他可以选择停止倾诉。心理咨询师和学生要呈90度角,以减轻学生压力。 不少学校还走得更远,设置有宣泄室和涂鸦墙——宣泄室里备有拳击用的沙袋,或是可以击打而不会受伤的软墙及一面可以随意涂鸦的白板,压力重重的学生通过踢打沙袋,来发泄自己心中的郁闷。 |
相关阅读:
- [ 12-11]厦门集美16条中小学研学特色线路厚植文化
- [ 11-26]福建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厦门老师“技冠八闽”
- [ 11-21]厦门翔安中小学足球联赛开踢 参赛人数为历年之最
- [ 11-16]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公布 双塔小学上榜
- [ 11-05]海峡两岸中小学智能机器人大赛在厦门举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