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敬老院变身社会福利中心 走进集美灌口镇田头社区,一座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现代建筑集美区社会福利中心大楼屹立在路边。四周绿化美化与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景色十分优美。集美区社会福利中心提供床位328张,现有入住人员313人,包括政府兜底保障的31名特困供养对象、56名重残托养对象,以及来自本市及周边地区自费养老老人。 可是谁能想到,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破旧的农村敬老院。 林宝福是见证集美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发展的第一人,他家住灌口镇东辉村,参军入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退伍回乡后当上了这所农村敬老院的院长,一干就是15年。他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集美区利用原灌口水利中心站办公室一栋旧房、一个旧院子,一个老厨房办起了第一个农村敬老院,2009年集美区政府根据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整合全区各街镇所有的农村敬老院在灌口田头村兴建集美区社会福利中心。经过4年的努力,厦门市岛外第一个上规模上等级的社会福利中心12层电梯大楼建成投入使用,经过招投标由厦门市爱欣老年公寓承包运营,并承办起全区首个养老机构附设医疗设施——“爱欣护理院”,成为医养结合的典型。 从当年的农村敬老院到今日的社会福利中心,百姓从中感受到集美区民生事业的飞跃发展。 住在九楼的林傍福是见证养老院变迁的第一人。他是灌口铁山村人,今年89岁,由于长期肢体残疾,失去劳动能力,无儿无女,当年灌口敬老院刚建成,他成为首批入住的老人。2013年社会福利中心建成,他又住进新大楼。他告诉记者,感谢政府如此关心民生事业,让我们老年人晚年生活也能这么幸福啊。 感触颇深的还有住在福利中心9楼的谢连明和吕泉水夫妇。今年76岁的谢连明从小双目失明,年轻时四处流浪,吕泉水则丧失劳动能力,两人婚后没有生育子女。2000年以来,谢连明、吕泉水夫妻两人在灌口农村敬老院、区社会福利中心连续居住了18年。两位老人作为民生兜底对象,谈到社会民生这个话题时,他们无不感激政府的社会救助政策,让他们今天过上了好日子。 三个孤儿的成长故事 集美区退休老记者王先生收藏的老照片中,有一张命名为“区委书记与10个孤儿”的照片。这10年前的10个孤儿如今有3个已分别成为华中政法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农业职业学院的大学生。 从孤儿到大学生,一路走来,老照片讲述了他(她)励志成长的故事,更讲述了社会救助让他(她)成长的话题。 彭希元,杏滨街道锦鹤社区青年,父母原是杏林某工厂工人,2005年正当他在读小学一年级时,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让他在失去母亲之后,不久又失去了父亲成了孤儿。车祸无情人有情。集美区民政局和杏滨街道办事处及时关注、主动服务,第一时间将其列入孤儿救助政策项目,及时发放孤儿生活补助,并实施教育救助,保证他有饭吃,有书读。从小学起一直到初中、高中,小彭一路享受孤儿生活补助和教育救助待遇。小彭奋发读书,立志成才,于2017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华中政法大学,如今他在校还享受集美区的高校教育补助政策将直至毕业。 家住灌口镇双乐社区的胡思婷,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双亲,当时正在读小学的她陷入了极端的困境中。此时,政府伸出了温暖的手,集美区民政局和灌口镇按孤儿救助政策对其进行救助,孤儿生活补助费从每月的900元逐年增加到1800元,小胡同时还接受了集美区教育救助,确保了她生活无忧,读书无忧。2018年7月,胡思婷考入福建农林大学。随后,集美区和灌口镇又按规定将她纳入低保并一次性给予教育救助金8300元,每学年她还享有6000元的本科生补助,将直至她大学毕业。 顶许村的孤儿张千金,原住在杏林街道,父母双亡后来到灌口镇李林村投靠舅舅。经“绿洲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区、镇(街)两级民政部门将其孤儿救助关系从杏林转到灌口,教育部门也将其学籍转至灌口中学方便其就学。在社会救助、教育救助等政策的有力支撑下,张千金努力奋进,今年9月考上了福建农业职业学院。 如今,这些困难学子在与集美区民政工作人员的微信联系中,无不表示感激政府的民生好政策。 |
相关阅读:
- [ 12-19]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多看书 2018人文集美悦读季将于周六闭幕
- [ 12-19]厦门集美:探索新形式,涵养清廉风
- [ 12-18]厦门集美区第七届运动会暨全民健身运动会闭幕
- [ 12-18]荒地上建起的软件园三期 成为厦门集美区创新创业的热土
- [ 12-17]厦门集美举办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不忘初心传递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