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 两岸精英还原下南洋血泪史 《侨批》讲述了无数闽南华侨华人魂牵梦绕的乡愁记忆。苏华琦摄 “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浸透着海外侨胞的汗水和血泪,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和亲人的一片深情,昭示着他们对家乡、骨肉的责任感。”最近,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把这段特殊的历史故事搬上了舞台,用歌仔戏演绎出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歌仔戏《侨批》讲述了一个悲情故事:青年黄日兴为筹得向心上人如意提亲的彩礼,误信客头远下南洋。在工友舍命相助下逃回家乡后,他却发现如意已嫁做他人妇。最终,黄日兴成为替南洋苦力与家人传递信息的南洋“水客”,终身未娶。 《侨批》由三获中国戏剧曹禺剧本奖的曾学文创作,是他“歌仔戏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导演是中国评剧院著名导演韩剑英。演出阵容集中了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精英力量,其中,陈志明是歌仔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庄海蓉、苏燕蓉、曾宝珠均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苏燕蓉还是第一位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歌仔戏演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侨批》的排练、演出过程中,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与台湾戏曲音乐协会合作,特别邀请了台湾著名歌仔戏乐师、音乐设计柯铭峰等10名台湾演奏员参与演出。剧团希望借助新剧目的排演,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两岸歌仔戏的发展。 据悉,在闽南语中,“信”读作“批”。鸦片战争后,厦门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大量闽南人从这里被卖“猪仔”到南洋当苦力。最初到达南洋的华工,只能托熟人或同乡把银信捎带回家,由此产生了专门负责传递银信的水客。水客把性命交由无常的风浪,往返于中国与南洋,将华侨辛苦赚来的钱和倾吐感情的家信送达千家万户,同时又把家里的回信带去南洋,慰藉华侨孤寂的心灵。“侨批”因此成了华侨和侨眷的生命线,成为无数闽南华侨华人魂牵梦绕的乡愁记忆和文化符号。 |
相关阅读:
- [ 12-05]《厦门故事》《侨批》福建艺术节拔头筹
- [ 12-01]首届闽南古镇国际新青年艺术节在厦开幕 泰国风情浓郁
- [ 11-23]古巴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压轴艺术节
- [ 11-23]艺术正当时 回眸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 11-16]悠扬琴声奏响“2018北京·中国弓弦艺术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