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体 > 正文

厦门理工学院频出招 助师生、居民同运动共健康

2018-12-17 16:48:58梁静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A布局校内

打造运动友好型校园环境

扫二维码 随时随地获指导

在厦门理工学院校内,任何一位学生、老师,在任何一个时间、地点,就算只有三分钟空档,也能即时调出符合当下环境的科学运动指导小视频,就地开始健身。这要归功于该校体育部在全校范围内张贴的运动二维码。

这些运动二维码里隐藏着近千条时长不超过一分钟的运动指导视频,它们覆盖了校内各大运动场馆、行政楼、办公室、楼梯间、跑道、学生公寓等区域,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实际环境,针对性地给予师生最科学的可视化运动指导。

譬如张贴在行政楼电梯旁的运动二维码,就可以扫出“对墙做抗阻力练习”的运动指导视频;张贴在羽毛球馆的二维码,则能扫出“正手发高远球”、“羽毛球步伐”等与大学体育教程有关的科学指导小视频等。

首开先例 校园成为运动场

其实这些运动二维码的“前身”,只被印刷在该校体育部老师编撰的《大学体育运动与健康教材》中,但之后老师们发现学生不大可能带着教材到运动场扫码锻炼,才有了后来的“二维码批量上墙”。而要做到如此“因地制宜、精准指导”,二维码背后必须有一个庞大的动作数据库作支持。

厦门理工学院体育部副主任黄彩华教授说,目前正在建设和完善动作数据库,里面包含了一个人能够运动的各个部位所对应的各种运动模式。其开发团队由厦门理工学院专门整合专业力量组建而成,包括运动科学专家、中国体育科学会体能训练分会专家组专家,以及健美操冠军等技术力量。

由此,厦门理工学院首开先例,率先于全国其他高校将体育教学和运动指导嵌入校园环境,顺利地把整个校园成功打造成运动场。

B辐射社区医体融合创建运动处方室

走出校园 社区运动码更贴心

“高校里这么多的优质资源,如果只是锁在象牙塔里没有对外推广,那很可惜。”黄彩华教授说,将运动二维码上墙的做法辐射到社区,成本不高、可行性大,所以厦门理工学院很乐意向社会输出资源,也愿意把优质资源转化成接地气的运动健康科普知识,去服务社区、服务社群。

除了在近三年的厦门市科普周上做宣讲,2017年以来,厦门理工学院还与思明区莲前社区共同开启“医体融合、健康莲前”项目,请来体能专家,专门在前埔健身公园为居民拍摄了一系列“量身定制”的科学运动指导视频,并和在校内一样,让这些视频通通以二维码的形式上墙。这些走出校门的二维码制作得甚至比校内版本还要用心:不仅有普通话版,还有闽南语版。

由此,厦门理工学院希望能将随时随地科学运动的理念和方法带到社区居民身边,把社区也变成运动场。

医体融合 为居民开出运动处方

该项目同时尝试在厦大附属医院莲前社区医院建立“运动处方室”,让健身团队和基层医疗能够有效融合。

在运动处方室里,居民可以让社区医生做心肺功能、身体成分的评估,由运动专家进行运动功能筛查等测试,医体携手开设具体的干预方案,也就是针对不同的病人给予他们最科学的具体运动指导,并通过社区的健康管理布置给他们,干预之后再评估,再干预,由此形成闭环。“实际上,不同病种的病人所需要做的运动项目都不同,比如糖尿病人除了有氧运动还需要力量练习,才能让他们的肌肉发展起来,以储存更多的血糖。”但如何做力量练习,社区医生可能无法给出科学指导,这就需要医体融合。黄彩华教授介绍,学校正在做的,就是把每个病种对应的科学运动方式都归纳出来,往运动处方库里慢慢添,目标是让社区医生能像开药一样,根据病人病情就能轻松地从运动处方库里抓取对应的运动动作,并形成运动处方提供给病人。

同时,该项目还在莲前社区医院试点筛出了二十多位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高风险人群,这些人的父母为社区健康管理里的慢病患者,他们的子女虽然还没有达到临床慢病诊断标准,但是存在较高的健康风险。医体融合,提前筛选,对他们进行运动干预,做到主动健康,而不是被动等待,降低他们的患病风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