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厦门集美:碧波荡漾鸬鹚飞 蓝天常驻空气清

2018-12-17 08:11:56应洁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流域整治

“臭水湖”变成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

靠山面海的集美生态资源丰富,辖区流淌着后溪、瑶山溪、深青溪三大溪流,以及许溪、田李溪、东李溪等13条支流。由于各种原因,集美小流域的水质和生态一度遭到破坏,在全市小流域整治的大背景下,集美也迅速行动开展流域整治、落实“河长制”,巩固流域治理的成果。

位于深青溪、瑶山溪下游的风景湖,现在已经变成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风景湖最早也叫黄庄溪,曾经因为生态破坏逐渐失去了“风景”。几年前,作为流域整治的重点项目之一,风景湖公园建设及相关截污、绿化项目相继启动。2012年开始,经过整治的风景湖公园逐步投用。

“过去我们把‘风景湖’戏称为‘臭水湖’,如今经过整治,不仅臭味没了,甚至还能在湖上看到白鹭的身影。”住在风景湖旁边的黄庄社区居民吴端真欣喜于这里的变化。风景湖的蜕变,是集美流域整治成效的生动案例。

事实上,流域治理涉及面广,需要多管齐下、系统施策。为此,集美区设立了双总河长制,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带头组织巡河,一线协调解决问题。集美区河长制办公室还与集美区检察院联合,在全市率先设立驻区河长办检察室,组织开展涉河违法行为巡查工作。

为了控制住流域污染的源头,自2012年以来,集美区逐步开展分散式污水治理试点,解决农村污水直排的“老大难”问题。目前,集美区对208个村庄实行了生活污水处理,根据每个村庄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案,这种农村污水治理的“集美模式”,在2016年获得国家住建部“人居环境范例奖”并在全国推广。

科技助力

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

清新的空气是优良生态环境的一面镜子。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集美区的空气质量排名始终保持全市前列,这与集美持续推进“蓝天工程”、加大力度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有着直接的联系。

今年初,集美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区级网格化大气污染监控平台,通过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打造空气质量分析的“千里眼”。这个平台以每9平方公里设一个监测点的划分标准,在全区共设置了约20个自动监测微型站。通过手机,职能部门人员就能随时查看每个监测点的实时指标数据。一旦哪个点位出现监控数据超标,系统会发出警报,并启动污染源溯源。集美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1月该平台运作以来,高效推动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细化、科学化能力建设,为实现集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决策依据。

为了加强空气质量管控,集美区在6个镇街设置了生态巡查网格员,并率先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工地、道路扬尘进行巡查,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和处置。

集美区还充分“借智”,委托落户辖区的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开展污染源解析,提出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对策。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相关部门、各镇街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在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源防治上取得成效,打赢了一场漂亮的“蓝天保卫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