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台海 > 正文

两岸“三通”十年 厦台越走越近

2018-12-15 07:49:44詹文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两岸“三通”十年 厦台越走越近

厦门日报讯(记者 詹文)十年前的今天,两岸上演了“银燕展翅、百舸争流、鸿雁传书”的一幕——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实施,开启了全面、直接、双向“三通”。截弯取直的空中、海上直航,缩短了两岸民众的距离,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动大潮。

十年来,作为大陆对台最前沿、对台工作的“桥头堡”,厦门不断先行先试,不断扩大“三通”的外溢效应,厦台往来呈现出“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如今,厦门已成为台胞在大陆工作创业、居住生活的温馨家园。

镜头回放

直航那天在厦台商欢天喜地

2008年12月15日10时,船长陈福镇站在厦门港,接过直航船舶出港许可证,开始了一趟被载入史册的航行——“盛达2”轮驶向对岸的高雄港,两岸“三通”厦门航点(厦门港是大陆6个首航港口之一)直航序幕正式拉开。与之前相比,直航航线不用绕行香港等地中转,实现截弯取直,厦门港到高雄的航运时间从33小时缩短到8小时。

同日,厦航MF885航班从杭州萧山机场满载起航,这是两岸往来截弯取直后从北线飞抵台湾的第一架飞机,厦航两岸常态包机也正式启动,并新增福州、杭州两个分公司基地为包机航点。

厦门成为大陆方面8个邮件封发局之一,全面启动两岸函件、包裹、特快专递及邮政汇兑业务。以前通过中转要半个多月才能到的邮件,现在三四个工作日就可到达。

十年后,厦门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谢苍发依然记得当时在厦台商的激动之情,“我们都在那边鼓掌,欢天喜地。”

人员往来

厦门成为两岸往来最便捷通道

厦门港拥有厦金直航航线、厦台客货滚装航线和厦台直航货运航线,十年来,客货量保持稳步增长。厦门已成为两岸人员往来最便捷、台胞出入境人数最多的黄金通道。

“客货并重”的厦台客货滚装航线于2009年9月开通,在厦台之间实现“夕发朝至”。厦门港务集团和平公司有关人士直言,这条航线的货物增量尤为明显,每年从厦门口岸进出的货物已超过1万个标箱。近一两年,两岸大型货物,比如台湾整条生产线、大陆大型机械设备,很多都走该航线。

“三通”后,从厦门乘航班前往台北、高雄,只需不到2小时。作为两岸空中航线主要承运商,厦门航空目前每周从福建飞往台湾的航班达到26班。十年来,厦航承运了超过200万人次往来于两岸之间。

同时,厦门对台旅游龙头作用更加凸显。厦门率先成为福建居民赴金马澎旅游试点,设立了大陆首家台资旅行社,海峡双向旅游热点口岸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2011年10月,“海洋神话”号国际邮轮以厦门为出发港,以台湾基隆和台中为访问港,最后在香港靠岸,首次实现连接大陆与港台的邮轮直航。2008年大陆居民经厦门口岸赴台游人数为1.6万人次,2010年增至16.5万人次,之后快速升温。台湾地区11个县市和台湾观光旅游总会等16个民间协会在厦门设立旅游代表处,数量居大陆之首。

经贸合作

厦门已成对台经贸重要口岸

直接“三通”还使两岸企业加快了投资的脚步。2009年6月底,大陆资本获准赴台投资,两岸双向投资得以实现。谢苍发评价说:“两岸创业投资进入愈加火热的时刻。”

2008年年底,厦航在台湾成立办事处,成为第一家在台湾设立办事处的大陆航空公司,一年多后,厦航台湾分公司正式成立。仅隔数月,厦门国贸集团在台湾的办事处正式挂牌。

如今,厦门已成为对台经贸的重要口岸:厦门是大陆从台湾进口水果、酒类、大米、图书及声像制品的最大口岸,厦门口岸的台湾食品类进口货物批次占大陆进口总批次的50%左右;厦门成为台商投资大陆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106个,累计实际使用台资103亿美元,台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

两岸融合

惠台措施助力同胞融合发展

两岸“三通”的外溢效应正在不断扩大:厦台往来迈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崭新时代,实现了“两岸一日生活圈”,促进同胞融合稳步发展。

台胞在厦门创业、就学、就业、居民待遇、参政议政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机制越来越完善健全。今年以来,厦门率先全大陆推出“惠台60条”,并推动落地兑现,成效显著。从居住生活到就学就业创业,同等待遇的实施,进一步加大了厦门对台胞的虹吸效应。

近半年来,厦门新认定台资高新技术企业37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收企业所得税,给予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专项经费补助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元;对市级台资企业技术中心资助金额已达到320万元;东亚机械成为厦门首家享受土地出让合同按成交价70%优惠的台资企业;福建省首家台资独资演艺企业和3家台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

此外,厦门今年协助500余名台湾学生在厦门实习见习,设立了台湾中小学学生奖学金;各市的乡镇街道和涉台调委会均可为台胞台企提供免费的人民调解服务;首批15位台湾青年入住市级公共租赁住房,66名台胞在当地担任社区主任助理,千余名64岁以上的台胞享受了市内公共交通的优惠便利。

十年厦台交流

厦门成绩亮丽

直航直邮

截至2017年,厦门口岸台胞出入境约2000万人次,居大陆首位。

截至2017年,经厦门口岸赴台旅游累计188万人次,占大陆居民经福建口岸赴台旅游的80%左右。

十年间,厦门港的两岸航线货物吞吐量累计达1.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累计达347.74万标箱。

截至今年10月底,“中远之星”轮累计运营865个往返航次,运送旅客437996人次,集装箱76488标箱,鲍鱼等生鲜货物1705吨,各种车辆1557部,以及海运快件1309标箱。

两岸贸易

自2009年至2018年11月,厦门关区累计进口台湾水果22.4万吨,价值23亿元人民币。最主要的进口台湾水果是菠萝,进口量为11.8万吨,价值10亿元。厦门进口台湾水果占全大陆比重增加到80%以上,占台湾出口总量的60%。厦门口岸连续10年保持大陆进口台湾水果最大进口口岸地位。

截至2017年年底,厦门对台进出口贸易累计达5541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省累计对台贸易总额的55%左右。

同胞融合

截至目前,官任、兴隆等30个社区分别聘请30名台胞担任社区主任助理,近200名台胞获评台湾特聘专家和专才,184名台籍空姐入职厦航,百余名台湾教师在厦任教,800余家台商个体工商户在厦经营。

【亲历者说】

关键(厦门航空有限公司737主任机型师):

驾机飞越海峡时顿觉对岸不再遥远

记者 徐景明

提起十年前驾驶客机飞越海峡的那一刻,厦航737主任机型师关键至今记忆犹新:“我从无线电里听到台北航空管制员的声音时,心里非常感慨和激动。两岸终于实现空中直航,我就是亲历者、见证者。”

十年前首航时,关键时任厦航757机队经理,得知自己要飞首航时,他觉得非常光荣。而公司上下也非常重视,特别派出当时载运量大、舒适度高的波音757机型执飞。

关键和台北航空管制员对话,全程使用英语,没有太多工作外的交流,但那一刻仍让他难忘。“一个多小时的航程,将两岸同胞的心拉得更近,完全没有了那种‘对岸很遥远’的感觉。”关键说,航班落地后,台湾海基会人士专程到机场欢迎,仪式很隆重。一些在机场迎接亲友的台湾同胞说,就一个多小时,两岸真的很近。

十年间,厦航承运了超过200万人次往来两岸,相关航班客座率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关键也发现了一些变化:一开始,乘坐航班的多是台胞,有的到大陆经商,有的趁节假日回大陆探亲祭祖,过了几年,大陆旅行团变多了,而公司飞台湾的航线也越来越密、航班越来越多。

王胜平(闽台轮渡有限公司船管部经理):

按两岸同胞习惯改造“中远之星”

记者 徐景明

作为距台湾最近的大陆主要港口之一,厦门港对台航运形式最丰富,拥有大陆唯一两岸客货滚装航线,而该航线是“三通”后开辟的,闽台轮渡有限公司船管部经理王胜平完整经历了该航线的筹备期和运营期。

他说,“三通”后,厦门有关方面认为,应该积极开通既能运货,又能载客,还能运汽车的客货滚装航线。“厦门远洋根据集团指示,迅速物色合适的船舶,最终选择了名为‘PANSTAR’的二手客滚船,更名为‘中远之星’,投入航线运营。”

“中远之星”轮的各项指标十分优秀,堪称一艘“小邮轮”,可容纳集装箱256标箱(85个冷箱位),还可供150辆汽车停放。“购入时,内部装修是日式风格,榻榻米房间比较多,为了适应两岸同胞的习惯,我们改造了部分房间,变成带床的、上下铺的。”王胜平说,“首航时,乘客对这艘船评价很高,也对夕发朝至的航线安排非常满意,尤其是旅行团,他们通过‘中远之星’来往两岸,能省下两个晚上的房费。”

十年间,“中远之星”轮稳定经营厦门-基隆、厦门-台中和浙江大麦屿-基隆航线,近几年来,各方深度挖掘“中远之星”轮的优势,运载水果、海鲜等对时效要求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王胜平介绍,随着两岸电商的快速发展,“中远之星”轮还承担了两岸快件运输,包裹来往两岸只需要十几个小时,运费只需要航空的八分之一。

吴家莹(厦门台商协会会长):

两岸同胞的愿望已经一步步实现

记者 詹文

扎根厦门二十多年的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回忆起十年前的“三通”直航,想起的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两岸‘三通’带来许多变化,我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深有感触。”

吴家莹说,过去两岸“不通”时,从台湾到大陆需要七八个小时,这不仅仅是时间上的距离,更多的还是心灵上的距离。“三通”的实现,让“两岸一日生活圈”变成现实,两岸民众的交流交往更密切,更多的两岸同胞往来两岸,给双方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进一步密切了两岸同胞往来,拉近了两岸同胞的感情距离,两岸同胞的愿望已经一步步实现。

“‘三通’还促使两岸搁置争议,消减敌意。”吴家莹说,两岸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三通”的实现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两年来,两岸关系遇到一些阻力,但在两岸主流民意支持“九二共识”的大背景下,任何阻力都阻挡不了两岸前进的脚步,相信两岸关系的明天会更好。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一定会为两岸同胞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造福两岸。

康火灿(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厦门市思明区分公司总经理):

发挥厦门地缘优势提升通邮效率

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林菁

“通邮前,厦门发往台湾的邮件每天不过几十件。通邮后,海陆空邮路全面畅通,光是航空线,每天从厦门发出去的邮件就有200至500件,寄送时间缩短至几个小时。” 2008年12月15日,厦门成为大陆方面首批实现对台直接通邮的封发局之一,时任厦门市邮政局函件分局、投递分局局长康火灿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如今已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厦门市思明区分公司总经理的康火灿介绍,2009年5月,厦门与金门建立海陆空邮件总包直封关系,大大提升了邮件运输效率。2011年5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两岸速递业务”正式在厦开办。2014年7月,承载着首单台湾海运快件的“中远之星”抵达厦门国际邮轮码头,仅需4小时的清关验放时间,639件快件就发到市民手中……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出台,切实促进两岸通邮的便利化。

“从单向的民间通邮、双向的非正式通邮,到双向、直接通邮,再到业务的全面细化升级,两岸同胞的心越来越近。”康火灿直言,厦门与台湾直邮持续朝着更快捷便民的方向发展,对促进两岸政治经贸往来、拉近两岸亲缘关系、提升民生福祉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2月,随着海关工作人员直接驻点市对台邮件处理中心,对台邮件总包进一步实现了一站式通关办理,只需2小时,快件便可飞抵千家万户。开办至今,该中心共受理两岸进出快捷邮件26466件。“厦门再次发挥了特有的地缘优势,不仅进一步提升厦台通邮效率,也切实强化巩固了两岸通邮关系,对两岸密切交流来说意义重大。”

记者手记

“三通”即生活

记者 李惠萍

“这十年来,两岸‘三通’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厦大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教授告诉记者。

对两岸同胞而言,“三通”中最让人“有感”的是“通航”。而直航是步步为营慢慢实现的:从“试点直航”、“小三通”、台商春节包机、客运包机节日化,到福建和澎湖“货运直航”、周末包机常态化,再到两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走向对岸的民众络绎不绝,“两岸一日生活圈”终于成型。

两岸直邮也是同理。十年来,邮政小包、包裹、速递业务等以往不能办理的业务全面通行,带来的不只是便利,还有商机。譬如说,大陆电商迅猛发展,台湾民众没有错过。

至于两岸通商,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便一直以单向贸易的不对等方式进行,大陆商人几乎没法到台湾投资。两岸两会恢复商谈后达成共识,台湾方面做出了开放的许可,这些年来,尽管台方诸多限制条件依然存在、陆资赴台成绩不如人意,但毕竟,“门”已打开。

对于“三通”的意义,张文生教授看得更为深远,他说:“两岸‘三通’促进了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的正常化,不仅仅方便台湾同胞来大陆,也开放了大陆同胞到台湾去,大陆游客、学生、专业人士都可以直接去台湾,极大地方便了两岸人员交流。同时,也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使两岸合作的内涵更加丰富,两岸融合越来越快。比如说,在两岸婚姻家庭方面,以前主要是大陆新娘去台湾,现在有不少台湾新娘嫁过来。‘三通’使两岸交流从单向转为双向,加强了两岸合作,促进了互相了解,两岸贸易额增长也很快,去年两岸贸易额达到约1994亿美元,今年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

可以说,“三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十几年前,记者托外图台湾书店预购一本台版书,收到已是半年后,而今在网上买台版书,从台湾寄到厦门不过三天——这个小细节,便能体现出“三通”带来的改变。

“三通”一晃已十年,对于遍布鹭岛的台湾商品,以及来厦工作、学习、生活的台胞,厦门市民已司空见惯,这是“三通”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最真实的意义,它“润物细无声”,已经内化成生活本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