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厦门创建密码 海西晨报讯 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厦门有哪些优势呢?在发布会上,王伟军对此作了介绍。 天生丽质颜值高 秀丽的山体、开阔的海湾、“众星拱月”的海湾格局,形成了“城建海上、海藏城中、城景相依、山海交融”的大花园城市厦门。由此可见,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厦门先天优势强。 近年来,厦门不断推动园林绿化建设。据统计,2013年-2017年城市园林绿化财政资金投入约55.92亿元,新增园林绿地面积4198.26公顷,建成区绿地率升至40.92%,绿化覆盖率升至43.5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升至14.09平方米。 按照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目标,厦门贯彻“适种、经济、美观”的绿化理念,以乡土树种、大花乔木为主,突出“绿化、彩化、花化、香化、变化”,全面推进城乡绿化工作,提升城市的绿量和整体景观效果,进一步增加市民“绿色获得感”。 生态修复起步早 环境再美,也需后天维护。王伟军表示,厦门的生态修复起步早。从1984年始,筼筜湖生态治理工程开启。30多年来,筼筜湖共经历4次大规模治理。1985年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海港风景城市”。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厦门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就是依托此发展战略。 创新管理更宜居 近年来,厦门扎实推进国家试点建设,城市建设水平不断刷新,也取得不少成绩。据了解,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厦门探索形成了“规划有统筹、建设有标准、管理有制度、资金有来源、运营有保障”的模式,连续两年绩效评价在全国第一批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一。近来,海绵城市建设信息化管控平台全面上线试运行,海绵城市建设也正积极力争全国上游。 在市政园林行业管理水平上,厦门也不断提高,先后建立“市民园长”的公园管理模式、园林绿化信用评价机制等创新城市管理模式。2017年,《厦门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管理办法》出台,构建了全市统一的空间信息管理协同平台,实现建设项目、规划、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及环保、海洋、林业、水利等部门规划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各部门业务的协同办理。 在园林立法上,6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厦门经济特区园林绿化条例》。条例围绕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目标,按照“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强化整体设计和立法规制。 |
相关阅读:
- [ 12-12]厦门“备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 力争明年底通过验收
- [ 12-11]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
- [ 12-11]全面推行垃圾分类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 [ 12-11]维护城市形象 争做文明市民
- [ 12-11]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2018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