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赛事吸引百余支队伍参赛。戴舒静摄
青少年成为传承南音的主力。戴舒静摄
厦门晚报讯(记者 颜梅丽 戴舒静 通讯员 谢跃辉)昨日,位于厦门翔安区新店镇的澳头渔港特色小镇格外热闹,厦门市第21届南音比赛在此上演最后的决赛,决出了“最受观众喜爱奖”“最佳台风奖”“优秀创作奖”等奖项。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有“厦门南音基地”之称的新店镇受到了各方的赞扬。本届比赛在新店镇举行,是对当地保护和传承南音的充分肯定,也让各界看到了特色小镇“欧厝南音泥土计划”的前景。
赛事亮点
134个节目参与角逐首次迎来外籍队伍
厦门市南音比赛每年都会给市民带来惊喜和感动,今年也不例外。本次赛事自11月3日启动以来,便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吸引了100多支队伍、近千人报名参赛,既有专业人士,也有民间爱好者。参赛节目达134个,最终有45个节目入围决赛。决赛于12月8日下午和12月9日上午,在澳头超旷美术馆举行,并在多个网络平台上直播。
除了参赛队伍数量多,今年的参赛曲目也精彩不断,23个原创节目中,有5个入围了决赛。此外,今年的比赛还有一个亮点——21年来,首次迎来外籍团队。队伍由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7名学生组成,分别来自尼泊尔、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和菲律宾。
来自尼泊尔的尼朗介绍,他们从今年11月便开始练习筹备。由于闽南话说得不是很流畅,他们通过用音标标注,迅速背下歌词。决赛当天,他们演绎的南音别具一格,赢得了阵阵掌声。
奖项设置也有创新鼓励更多新人新作
对于选手的表演,评委们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对比往届,本届比赛选手的水平更高了,参与的年龄层次更广泛,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已经80岁。同时,作品创作更加用心,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对南音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厦门市文化馆副馆长苏华琦说,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南音并参与传承推广,今年主办方在奖项设置上也有所创新。除了延续去年在个人青少年组、个人中青年组、团队综合组三个分组评出“十佳”和“优秀表演奖”外,还增设了“最受观众喜爱奖”“最佳台风奖”以及“最佳创作奖”三个奖项。在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组织奖的评比上,也首次采取了积分制,鼓励老师和各单位多推荐新人新作,以此带动更多选手参赛。
表现优异
新店7个队入围决赛获得10项荣誉
作为东道主,新店镇在本届比赛中成绩突出。在45支入围决赛的队伍中,新店镇就占了7支,分别来自欧厝、前浯、后村、彭厝、珩厝五个社区的南音社。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在优秀创作奖、优秀组织奖、个人青少年组“十佳选手”等7个奖项里,新店镇的7支队伍获得了10项荣誉。“新店镇南音队伍今年表现突出,整体水平也比去年提升了不少。”苏华琦说。
在入围决赛的5个原创节目中,由新店珩厝南音社原创的《翔安老人真正好》,也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这支队伍成员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他们通过这首原创作品,呈现了翔安建区15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老年人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欧厝槐声南乐社的表现更加亮眼,不仅凭借原创曲目《鹭岛风情》获得了优秀创作奖,其派出的选手王双喜也凭借曲目《白云缥缈》,荣获个人中青年组“十佳选手”称号。
全面推广
全镇成立14支队伍注重“从娃娃抓起”
来自5个社区的7支队伍入围决赛,体现了南音在新店镇传承和推广的覆盖面和群众基础。
“目前,新店镇共有14支南音队伍,占全区的三分之二。每个季度,我们都会组织14支队伍,举办一场南音大会唱。”新店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南音大会唱为各社区南音队伍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如今,新店镇还将南音纳入社区书院特色课堂,除了开展日常教学外,区、镇两级还积极邀请南音专家走进社区,提供专业化培训。
在推广南音文化方面,新店镇特别重视在青少年当中开展传承。每个季度的南音大会唱,表演者都以青少年为主;2012年,后村小学成立南音兴趣班,7年来,社区南音爱好者郭再发每周都到学校义务教学;东园社区南音社的成员每晚也都会在社区书院义务教孩子学习南音。
延伸阅读
欧厝南音泥土计划启动
打造音乐文化旅游产业
南音在欧厝已流传400多年,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积淀。这也是本届比赛选择在澳头渔港特色小镇举办的原因之一。
与本届比赛同期启动的还有“欧厝南音泥土计划”。该计划启动后,澳头的“美食美术”和欧厝的“渔港渔歌”将成为澳头渔港特色小镇建设的两大品牌亮点。
为了更好地提升欧厝南音整体水平,进一步做好欧厝社区南音的传承与创新,特色小镇目前已邀请专业师资力量和高等院校进驻,每周为当地居民传授南音技巧。南音传习老师吕韶风不仅参与教学,还把中国音乐学院及该学院厦门校友会的资源带到了特色小镇。
目前,《欧厝音乐社区建设运营方案(建议稿)》也已出炉。未来,特色小镇将通过“1间南音历史博物馆、25个音乐空间(工作室)、2条音乐产业带、1所音乐培训学校、1座音乐厅”的建设布局,为欧厝音乐社区的发展提供保障,以文化振兴带动社区发展。
随着南音赛事、南音文化旅游等项目的落地,新店镇将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渔港经营,发展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创业项目,促进渔民转产增收。此外,音乐也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南音这条纽带,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让特色小镇建设既有高度,也有温度,并助推音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