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湖南马杜桥乡:拔穷根 新产业 建“梦里桃源”
马杜桥乡马杜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新建农贸市场。(华声在线 提供)
东南网12月3日湖南衡阳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12月3日,“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全国网媒湖南行采访团来到衡阳祁东县马杜桥乡马杜桥村,见证易地扶贫搬迁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幸福生活。
搬进新家 开始“新”生活
“马杜桥乡马杜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总占地面积14113㎡,总住房面积7900㎡,共计安置全乡各村贫困户94户316人。2017年11月27日,乡党委政府组织召开分房大会,通过抽顺序号和房屋号两轮抽签,94户贫困户分到新居,现已全部搬迁入住。”马杜桥乡党委高建军介绍。
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官橙宝就是马杜桥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者。之前,他们两个大家庭一起住在深山沟的破旧土砖房里。易地搬迁后,官橙宝一家三口搬进了一套75㎡的明亮的安置房中。
“感谢易地扶贫政策,让我们拎包入住温馨舒适的‘洋房’,水、电、路、网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我们生活品质大大提高了!”官橙宝感慨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马杜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停车场、公厕等均已投入使用,周边卫生院、学校、商店一应俱全,亮化、绿化工程正在逐步建设中。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致富是目标。挪穷窝后,还要稳得住、能致富。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安居乐业,马杜桥村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在马杜桥村安置点,一楼均为门面摊位。高建军告诉记者,安置房一楼门面已全部出租,用于超市、餐饮、电商、农业公司、粮油、冷库等经营,年租金超9万元。另外,还建设了农贸市场,为贫困户提供经营摊位销售水果、蔬菜等,为贫困户提供创收途径。
官橙宝就在一楼租了两间门面,开起了电商公司。他说:“之前一直在外打工,搬进新房后,网络通了,便回到村里,圆自己一个电商梦。”
目前,官橙宝已与村里10多户村民达成了合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其种植的菱角、丝瓜、冬笋等当地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
这只是马杜桥村易地扶贫搬迁的缩影。贫困户王建阳的生活也因为易地扶贫搬迁大变样。原来的他,与妻女挤在马杜桥乡白源村偏远的两间40㎡破旧危房里,交通不便,加上自己常年患病,年家庭人均收入仅1800元。今年春节前夕,他们全家搬进了马杜桥村的新房。
王建阳告诉记者,他用政府补助的2000元扶资金入股祁东县俊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可获得分红收益1800元,自己还在农贸市场卖点日杂货,每月纯收入3000余元。妻子也在安置点内的酒楼找到工作,如今一家人全年收入达5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是祁东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据统计,全县共建成(含购置)安置房面积29.99万平方米,累计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3294户11994人,搬迁入住率100%,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愿望。
马杜桥乡马杜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华声在线 提供)
多举措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精准扶贫的深化,是城镇化建设的的延伸。近年来,马杜桥乡党委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突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按照“调产业、促转型、扬优势、重发展”的思路,坚持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和推动旅游业发展。
“按照‘一点四线五产业’的发展布局,实施三大生态战略,推动生态种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一体化协调发展。”谈起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中共马社桥乡党委书记高建军介绍,马社桥乡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观光农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广泛吸引社会资本,着力打造“S218农业风光带”,完善和新建了12大特色种养基地;大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旅游资源丰富和便捷的交通网带当地旅游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马杜桥村还利用安置点建设搭建乡村旅游发展平台,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祁东县俊宇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生态观光农业基地,总面积2150亩,是省级重点旅游扶贫项目。公司与当地222户贫困户共700人签订旅游扶贫项目协议书,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去年,该公司的劳务工资便已达60多万。
高建军介绍,马杜桥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及扶技相结合,着重提升群众的内生动力,在扶贫扶志、扶贫帮企等行动中涌现了一批好的典型,比如汪士林、官橙宝等贫困户,他们不但自力更生积极发展产业,而且带领周边的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我们坚信,有了前期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全乡上下脱贫致富的斗志,加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联动,多措并举,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发动群众苦干实干,‘梦里桃源’的穷根将会被彻底拔掉,马杜桥乡的明天定将更加美好。”在结束采访时,高建军充满信心地表示。
马社桥乡航拍。(马社桥乡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