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古时送王避祸纳福如今烧船敬海狂欢 感受厦门海洋文化

2018-11-29 17:00:07兰京 林铭鸿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1月25日晚上十一点左右,送王船活动在观音山海滩进行。

  非遗传承人钟庆丰(右)在向农行见证人(左)讲解王船构造。

见证人(讲述人):

厦门农行海沧支行职员

郑如京

记录人:

厦门日报讯(记者 兰京 图/记者 林铭鸿)11月25日,农历十月十八,23时18分许,在“发啦”闽南话的呼唤声中,一艘长8.3米、宽1.9米、高2.4米(桅杆4.8米)的王船,在观音山沙滩边被点燃。

熊熊的火焰在雨夜里发出巨大火光,与岸边的现代建筑,形成一道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风景。这也将塔埔社区四年一度的送王船文化节推向了高潮。

“哇!”站在身旁的孙女士与我异口同声地惊叹道。她说,这也是第一次看到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闽台送王船,“来厦20年,终于见了一回,真是太震撼了!”

神秘的象征 各个仪式时辰都很讲究

不过,为了感受厦门的海洋文化,孙女士和同伴久经等待。“两周前,我们就从朋友口中得知送王船活动,可是,具体几点开始,谁也不知道。”

为何如此神秘?这还得从神秘送王船仪式说起。塔埔社区老年协会理事黄爱星介绍,送王船仪式包括卜选、造船、竖灯篙、请王、祈王、王醮、巡境、普度、送王。其中,各个仪式时辰都有讲究,特别是造船、竖灯篙、送王的时间,只有等到卜卦后才知道。

各地习惯不同。“农历五月初五,温元帅圣诞,我们就会卜选(在神前掷笅)送王船仪式时辰以及临时的理事会(负责组织活动)。”黄爱星说,理事会有6人,其中1个主会为掷筊最多者,是总负责。

今年卜选十月初四竖灯篙。灯篙是用竹子架起二十多米高的灯杆,顶端用铁丝扎成葫芦状,贴上大大的“福”字,用彩灯包围。这被看作王船醮典开始的标志,直到“送王船”仪式结束后的第12天才会取下。灯杆上贴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添丁进财”等字样。民俗活动总是与农业收成美好愿望紧紧相关,这与厦门农行倡导坚持的“服务三农”价值不谋而合,也是农行一直关注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要义。

“一旦灯篙竖起,各家各户就会点亮自家的红灯,直到王船送走后才熄灭。”黄爱星介绍,6个负责人需每天准备贡品祭拜,每晚采莲队要前来旗祭。采莲队是一群特别的舞者,穿着鲜艳的服装,有的需男扮女装,赤脚跳着滑稽的舞步,挥旗翻旗……寓意扫除污秽、避祸纳福。

王爷的原型 民间认为是赏善罚恶的保护神

请王、祈王、王醮……一个个仪式展开,送王船最重要的庆典日随之到来。

11月25日,人们准备各种名烟酒、工艺品、美味佳肴摆满香桌,来祭拜“王爷祖”。中午,王船及各神明的辇轿将“绕境巡游”,同行的还有蜈蚣阁、腰鼓队及各种艺阵,等到当晚在观音山海滩边举行烧王船仪式。“当船体的最高桅杆被烧断时,意味着王船‘出海’了。”黄爱星说。

这王船上的王爷是谁?我听到各种说法,有的说是取瘟药自服的池府王爷,有的说是36名被害的进士,也有的说是郑成功等……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他们都说,他是“代天巡狩”的王爷,是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保护神。

送王船神秘的仪式背后,也只有一个目的——为了祈求海上平安、渔事兴旺,通过祭祀神明,悼念海上遇难英灵的方式来驱邪、祈福。这也是送王船民俗的由来,就如闽南童谣唱的:“天黑黑要落雨,海王船要出岛,阿爸出海去讨鱼,阿母烧船送王船,一送金银和珠宝,二送粮草摆酒宴,三送神明去护保。”

厦门人依海而居,送王船习俗自古有之。同安吕厝华藏庵“迎王-送王船”活动四年一届,2016年已是第152届,目前已有600多年历史。它更是一场海洋文化的狂欢节。1839年的《厦门志》记载了送王船的盛况:“有所谓王醮者,穷其奢华,震鋐炫耀,游山游海,举国若狂。”

王船的制作 每道工序都按照古法制作

明清时期,该民俗也传到了台湾和南洋。其中,送王船习俗独特的传播方式——王船漂流,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

初期,送王船习俗不是“烧王船”,而是“游地河”,就是将王船放入大海任其随水漂流。王船漂上岸后,民众设醮迎祭,恭送出境,后改为建庙供祀,冀获庇佑。闽南送出的王船随着水流方向,大多漂到了台湾。

据统计,台湾20多个王爷庙祭祀的王船,一半以上来自大陆。东南亚的送王船习俗则多是随闽南人下南洋带去。现在,送王船习俗已成为海峡两岸和中马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渠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

如今,王船虽付之一炬,但在信众眼中,皆是可海上航行的王船,马虎不得。塔埔这次王船的制作,就用了1.8立方米杉木。亦如78岁的“造王船”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钟庆丰所讲究的,不管是画图纸、搭龙骨,还是上色作画,都按照古法严格制作。“狮头龙尾,官厅凉亭,有着三个桅杆的帆船。”钟庆丰介绍,安龙骨、竖桅、请帆都有严格要求。

湖里钟宅是闽台送王船非遗保护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手艺,钟庆丰接受钟宅民族小学的邀请,开设校本课程,参与设计“王船”船模,让这门技艺更好地被学生接受。

【对“非遗”有话说】

王船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钟庆丰:

移风易俗

挖掘更多文化内涵

对我而言,送王船承载了厦门海港的历史文化,饱含浓郁的海洋文化。造王船更是不可割舍的祖传技艺。民俗的传承,应移风易俗,去除封建,挖掘融入更多文化内涵。如今,在各方努力下,送王船习俗已成为富有海洋性的狂欢活动。很高兴看到,厦门农行与厦门日报社推出这样的系列报道,关注民俗的发展,积极挖掘背后的文化意义。

【“非遗”档案】

送王船,也称“烧王船”“祭王船”等,俗称“做好事”。它是一种消灾祈安的祭典醮会,是闽台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动。它源于古代航海者为“禳人船之灾”而放小舟、彩船的习俗,后与王爷信仰和道教科仪“海醮”结合起来,逐渐演化有戏剧表演性的送王船仪式,并通过王船漂流、移民迁徙、请香分炉等方式广泛传播台湾各地。闽台送王船体现了闽南人敬畏海洋、珍爱生命、关爱弱势、化怨为和、匡扶正义的思想性格特征。

2011年6月,“闽台送王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