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的原型 民间认为是赏善罚恶的保护神 请王、祈王、王醮……一个个仪式展开,送王船最重要的庆典日随之到来。 11月25日,人们准备各种名烟酒、工艺品、美味佳肴摆满香桌,来祭拜“王爷祖”。中午,王船及各神明的辇轿将“绕境巡游”,同行的还有蜈蚣阁、腰鼓队及各种艺阵,等到当晚在观音山海滩边举行烧王船仪式。“当船体的最高桅杆被烧断时,意味着王船‘出海’了。”黄爱星说。 这王船上的王爷是谁?我听到各种说法,有的说是取瘟药自服的池府王爷,有的说是36名被害的进士,也有的说是郑成功等……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他们都说,他是“代天巡狩”的王爷,是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保护神。 送王船神秘的仪式背后,也只有一个目的——为了祈求海上平安、渔事兴旺,通过祭祀神明,悼念海上遇难英灵的方式来驱邪、祈福。这也是送王船民俗的由来,就如闽南童谣唱的:“天黑黑要落雨,海王船要出岛,阿爸出海去讨鱼,阿母烧船送王船,一送金银和珠宝,二送粮草摆酒宴,三送神明去护保。” 厦门人依海而居,送王船习俗自古有之。同安吕厝华藏庵“迎王-送王船”活动四年一届,2016年已是第152届,目前已有600多年历史。它更是一场海洋文化的狂欢节。1839年的《厦门志》记载了送王船的盛况:“有所谓王醮者,穷其奢华,震鋐炫耀,游山游海,举国若狂。” 王船的制作 每道工序都按照古法制作 明清时期,该民俗也传到了台湾和南洋。其中,送王船习俗独特的传播方式——王船漂流,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 初期,送王船习俗不是“烧王船”,而是“游地河”,就是将王船放入大海任其随水漂流。王船漂上岸后,民众设醮迎祭,恭送出境,后改为建庙供祀,冀获庇佑。闽南送出的王船随着水流方向,大多漂到了台湾。 据统计,台湾20多个王爷庙祭祀的王船,一半以上来自大陆。东南亚的送王船习俗则多是随闽南人下南洋带去。现在,送王船习俗已成为海峡两岸和中马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渠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 如今,王船虽付之一炬,但在信众眼中,皆是可海上航行的王船,马虎不得。塔埔这次王船的制作,就用了1.8立方米杉木。亦如78岁的“造王船”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钟庆丰所讲究的,不管是画图纸、搭龙骨,还是上色作画,都按照古法严格制作。“狮头龙尾,官厅凉亭,有着三个桅杆的帆船。”钟庆丰介绍,安龙骨、竖桅、请帆都有严格要求。 湖里钟宅是闽台送王船非遗保护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手艺,钟庆丰接受钟宅民族小学的邀请,开设校本课程,参与设计“王船”船模,让这门技艺更好地被学生接受。 【对“非遗”有话说】 王船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钟庆丰: 移风易俗 挖掘更多文化内涵 对我而言,送王船承载了厦门海港的历史文化,饱含浓郁的海洋文化。造王船更是不可割舍的祖传技艺。民俗的传承,应移风易俗,去除封建,挖掘融入更多文化内涵。如今,在各方努力下,送王船习俗已成为富有海洋性的狂欢活动。很高兴看到,厦门农行与厦门日报社推出这样的系列报道,关注民俗的发展,积极挖掘背后的文化意义。 【“非遗”档案】 送王船,也称“烧王船”“祭王船”等,俗称“做好事”。它是一种消灾祈安的祭典醮会,是闽台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动。它源于古代航海者为“禳人船之灾”而放小舟、彩船的习俗,后与王爷信仰和道教科仪“海醮”结合起来,逐渐演化有戏剧表演性的送王船仪式,并通过王船漂流、移民迁徙、请香分炉等方式广泛传播台湾各地。闽台送王船体现了闽南人敬畏海洋、珍爱生命、关爱弱势、化怨为和、匡扶正义的思想性格特征。 2011年6月,“闽台送王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相关阅读:
- [ 11-28]《海洋赤子——周起元》获中国纪录片长片大奖
- [ 11-27]守护海洋,拾荒慢跑志愿服务活动
- [ 11-27]“播种红树,守护海洋”志愿服务活动
- [ 11-27]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培养创新人才
- [ 11-24]海沧投拍纪录片《海洋赤子——周起元》再获国家级荣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