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 公开透明,阳光运行 在高殿社区居委会办公楼前的院子里,占据最显眼位置、最大板块的就是社区“三资”管理的公示栏。在这块公示栏上,居、组的财务收支情况和投资项目的工程招标、建设进展、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核实、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等信息被详细地公布出来。 “公开透明才能赢得居民群众的信任。”高殿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庆佳简单的话语中,透露出社区“三资”管理的底气。 他说,社区“三资”管理的相关情况,以及涉及居民利益的其他事项,都要通过居民代表会议、户派代表会议、党员代表联席会议、电子屏幕、各自然社各小组公开栏等方式和渠道向群众及时公开,做到居民全知晓。 借助互联网的手段,高殿社区还让“三资”管理更加“智慧化”。2015年底,社区党委委托厦门网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高殿社区三资管理系统”。“三资”管理的全过程都能在系统中体现,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少收、漏收和错收集体资产的情况,整个“三资”管理过程更加公开透明,精准有效,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 从2010年6月起,殿前街道对社区分两类性质——城市社区和村改居社区的资产情况进行盘点登记造册,“摸清了家底”。同时,指导建立了固定资产登记账、合同台账和借用档案登记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形成了完整的“三资”管理工作档案,并及时公开,让群众心里有个明白账。 听得着 拓宽渠道,广纳众言 既要让社区“三资”管理的情况为群众所见,主动接受监督,也要让群众的声音“听得着”,吸纳他们关于管理的意见建议。 2013年,高殿社区党委建立党代表服务站,街道挂点高殿社区和社区辖区的区、街两级党代表轮流到服务站值班,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广泛听取他们对社区“三资”管理的意见建议。 “通过广纳众言,让群众反映有渠道,提高了参与‘三资’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拉近了社区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据街道纪工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还积极用好“一站两员”工作机制,在高殿、马垅两个“村改居”社区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站,建站至今,两个工作站落实轮流接访制度,共接待党员群众20人次,收到反映问题6件,受理举报3件,扎实有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群众不仅是社区“三资”管理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现在,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每年能拿到分红2000至5000元。”陈庆佳说,社区还在捂好“钱袋子”的基础上持续念好“致富经”。按照厦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孙明忠同志在调研高殿社区“三资”监管工作时的讲话精神,注重创新机制,充分提高运作能力,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确保社区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此外,让发展成果在家园里共享,社区每年投入一部分集体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和优化社区环境。如今,社区居民的就学、就医和养老都有了保障,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不断增强。 |
相关阅读:
- [ 11-26]传承勤俭品德 厦门市集美区田头社区书院举办农耕讲堂
- [ 11-26]冬日送暖扶贫济困 厦集美叶厝社区书院举办旧衣捐赠活动
- [ 11-26]厦门集大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一行到厦门园博社区书院参访
- [ 11-26]厦门集美锦鹤社区书院开展“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亲子活动
- [ 11-26]厦门杏林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揭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